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二百三十九章滿是破洞的大船

  “支移、折變、加耗、義倉這些陸上的賦稅皆有,便是連倉廩之事也是一樣啊!大斗小鬥、斛面鬥面、呈樣、預借、重催、畸稅漏催,什麼花樣都能翻出來,這漕運可不同陸運,哪來的那些,可漕糧進京必需滿載滿倉,這朝廷治罪漕司和治罪漕船能一樣嗎?多少運糧的商賈百姓不得不想方設法的貼補一路官曹,甚至舉數家之力分攤行賄之所用啊!”

  原來如此,葉安微微點頭,大宋的漕運看似滿足了東京城中的糧食所需,貨物所需,可實際上同樣是在剝削百姓,這是剝削的手段更加隱秘,更加猖狂。….路上的運輸還能有繞行的辦法,可水上不同,行船也非從一處直接到另一處,而是要不斷的在碼頭停泊補給,同時向漕司繳納過費,朝廷規定的漕運過費極少,但架不住上下盤剝啊!

  雖說明目張膽,可誰也不敢高官,民告官告不贏的……

  倒是葉安這艘官船一路從真定府南下從未有過一次繳稅,而漕司衙門的截船見了統統靠邊讓出水路,更有甚者會驅船相伴,送上新鮮瓜果吃食,漕司他們的官吏更會登船拜見。

  也難怪每有京中大官走水路赴任,總有夾帶貨物之事,實在方便!

  這種只盤剝百姓,商賈,國家的行為對官員卻毫無損害,甚至還會貼補,也難怪大宋的漕運衙門堪稱肥水第一的所在,至今無人彈劾查驗。

  反倒是漕運以有荒廢之相,多處水運航道出現問題,漕運四渠且不說,單是東京城外的黃河已經是一座高過陸地不知多少的路上河了,說不得哪一天便會出現決堤之事,將要整個東京城淹沒在洩洪區之中,也難怪後世發現的東京汴梁城在數坐歷代城池之下……

  葉安之所以對大宋的漕運如此關心,不是他憂國憂民,而是他看到了這個王朝的基石開始腐敗,說到底還是朝堂之上那群人的不作為,他們重視政治,重視文教,重視地方上的官員任命,甚至重視天災人禍,可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卻差強人意,對地方上的吏治更是一腦袋漿糊,利國利民的政策不是沒有,可最終能到百姓手裡的又有多少?

  通信不發達,朝廷的文書到了地方州府後全看州府大老爺以及那三班六房的官曹是否有良心,聽說減免的稅賦從三成變為兩成都是頂頂的好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