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九十二章改造廂軍

    這些匪寇便是廂禁軍打出名號的最好目標,當然剿匪這件事的收益往往是大於付出,否則葉安也不會做這虧本買賣。

    早在環州之時,葉安便用山賊流寇給大軍練手,到了甘涼更是如此,那些匪寇的腰包甚至比地方州府衙門還要肥,剿匪的所得除了上繳一部分給朝廷外,剩下的都可以留作軍用,這是大宋軍中為數不多的好規矩。

    范仲淹和吳遵路二人對葉安的訓練大感新奇,但在看了幾天之後才發現,這樣的訓練及枯燥又無聊,不過葉安倒是樂此不疲。

    在他們離開後,葉安無奈撇嘴,就知道這些讀書的文人看不上自己的訓練方法,這叫有眼不識金鑲玉!

    這套訓練方法對於真正的大宋將帥有著無限的吸引力,看似枯燥的訓練實際上每天都有新內容的增加。

    這兩個人卻看不到其中的變化,眼下的訓練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體能訓練,而是分小組的訓練方式,為的就是鍛鍊士兵之間的默契,也在增加他們配合的熟練度。筆趣庫

    在這個時代,對付沒有重裝以及騎兵的匪寇並非難事,何況廂禁軍的武裝力量得到了朝廷大力支持。

    在這些大宋官員的認知中,操練固然重要,但武器裝備更加重要。

    廂軍比之禁軍在書面上缺少最多的東西便是武器裝備,因為他們並沒有軍事任務,現在不同了,葉安的廂禁軍不再是尋常廂軍,而是一支要比肩禁軍的存在,既然如此填補上他們在武器裝備上的差距不就好了?

    文臣哪裡知道戰爭要比想象中複雜的多,軍隊的管理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

    這是缺少大量技術手段的冷兵器戰爭時代,想要統籌指揮好一支軍隊多需大量的時間,精力,耐性,技術裝備,後勤補給,軍事素養訓練缺一不可,更要求主帥擁有相當高明的戰略眼光於臨場應變能力。

    戰陣的規劃,士兵之間的配合,後勤的補給,這些都還只是領兵之道中最基礎的。

    想要提高廂禁軍的戰力,訓練才是重中之重,對於

    這群人的訓練葉安不敢有絲毫放鬆,但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

    廂軍戰力底下不是身體素質所決定的,而是態度。

    從他們列入廂軍序列開始,這群人便沒有了上進之心,他們和鐵牛不同,鐵牛的家世擺在那裡,他父親好歹也是大宋的軍官,深知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就必須從廂軍前往升為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