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835章 皇城司與鎮將

    原本商貿繁榮的雞川寨眼下卻變得處處蕭殺,收到消息的商賈情願多繞百里路也不願從雞川寨路過歇腳。

    眼下的雞川寨已成為西北商賈避之不及的地方,誰都知道西北的勢力與普惠商號交惡,雙方之間以成水火之勢。

    但雞川寨內的景象卻讓人不解,這裡沒有多少廝殺叫喊,沒有什麼喧鬧,有的只是安靜肅殺的氣氛。

    連往日裡狂吠的惡犬都不敢發出多少聲響,稍有聲響便是一頓毒打,發出低低的嗚咽。

    此時的普惠商號車隊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車隊營地,而是變成西烈軍的所在,葉安治軍的能力說不上是頂尖,但也可謂是相當強悍。

    普惠莊的年輕人本就接受過這種簡單的準軍事化訓練,但相比雞川寨的散兵遊勇便強了部之多少。

    真正的戰場上最重要的便是陣形與軍紀,只要這兩樣東西存在,便是沒經歷過戰場廝殺的新兵蛋子,也會在強大氣場的加持下產生一種心理上的穩定。

    何況此時的西烈軍早已同仇敵愾,在足夠的盔甲和各種戰爭利器的加持下,西烈軍上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武裝到牙齒的西烈軍此時就如同一隻野獸,躁動的年輕士兵甚至想要殺出營地,但在強大的軍令約束下得以忍耐。

    西烈軍實行了葉安給予的制度,對大宋的兵制進行了改良,十人為一隊,百人為一都,千人為一營,五千人為一軍。

    西烈軍的總人數應該為五千人,而在大宋十軍為一廂,軍轄五營,營轄五都,每都百人。所以西烈軍的標準已經超出了一個軍的人數。

    即便如此葉安也覺西烈軍的作戰人員遠遠不夠,在這個冷兵器時代,一軍最少應該擁有一萬到兩萬人的士兵,但朝廷養不起。

    原因很簡單,大宋養兵不光是養兵員,還要養軍屬,也就是一個士兵的一交老小都屬於朝廷的負責的範圍之內。

    這樣做當然有好處,軍中的士卒全家性命都在朝廷的手中捏著,叛變的幾率會減小,因為負擔重,但即便如此歷史上還是出現了幾次兵變作亂的情況,那是真的被壓榨到活不下去了,否則誰願意帶著全家老小一起造反。

    在葉安的改革下,十人一隊的戰鬥單元最終形成,如此不光能加強袍澤之間的感情,更能提升在戰場上的默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