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 作品

第1117章 沒有異動

 等到成哥兒的驚懼症恢復得有七八成,曾氏就減少讓蘇憐陪著孩子的時辰。

 待到成哥兒的情緒徹底恢復,李三老爺就尋了個由頭,將蘇憐送回去了一個偏遠的莊子上,徹底不讓他們母子見面了。

 這些都是幾個月之後的後話了。

 且說北國使臣進京已有半旬,該談的事都已談畢,卻絲毫不見有起程歸

 去的意思,留下的理由也很牽強,南宮世顯說:“小王很是欣賞大唐京城的景緻,願意留下多遊賞幾日。”

 他也真是這麼做的,京城周邊的古剎寺廟,再偏遠點的名川河流,都留下了他驚歎的身影。近的京城裡,大到排得上名號的酒肆食肆,秦樓楚館,哪家小姐面容勝雪,腰枝鬆軟,他全知道,儼然就是從北國來的一超級風流紈絝。

 宮裡每日都會收到他的行蹤密報,沒有任何出閣之處,更別說有什麼異動。

 至於培英宮那兩位郡主,蘇瑜從未去看過一眼,都是由教養嬤嬤們訓練規矩和禮儀,不論多嚴苛的禮儀,這二位郡主都能耐住心性熬過去,這份毅力讓蘇瑜聽後既佩服又擔心。

 之所以會佩服,是因為這對姐妹既貴為郡主,在北國肯定是金尊玉貴養著的,北國民風比大唐開放,定然也沒受什麼規矩的拘束。這次袁嬤嬤尋的教養嬤嬤都是極嚴厲的,對於兩位細皮嫩肉的郡主而言肯定每堂課都是折磨,可她們熬過了,這就是蘇瑜所佩服的。

 之所以擔心,這姐妹二人按北國使臣的打算是要送到宣晗身邊服侍的,兩個這麼有耐性又

 沉穩的北國女子留在宣晗的身邊,還是南宮世顯送來的,誰能放心?

 朝廷這段時日上奏請皇帝恩准小囊王出宮建府的奏請也比先前多了,不論朝臣們出於何種目的,怎麼主張,皇帝都三言兩語給搪塞了回去。總而言之,就是小囊王幾時出宮建府,“朕自己說了算。”

 前朝發生的事用不了多少時候就會傳到後宮,小太子宣衍因為楊太傅感染了風寒,得以逃課到坤寧宮來偷閒,他仰著稚嫩的小臉問蘇瑜,“母后,為何大臣們都想晗哥哥出宮建府?宮裡住著不好麼?咱們兄弟在一堆又能好好玩兒,又能練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