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拋身後 作品

第583章 第四分身,集結前往雨星

    “起床了……”

    清晨,夢夢從被窩坐起身,輕聲說著,拍拍旁邊的兩姐妹。

    從學校開學到今天,已經過去一年時間,再過兩天,又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然後會迎來第二年的學校生活。

    每個人又長大一歲,加上難得有個假期,三姐妹天天睡一屋,鬧騰著已經樂不思蜀,夢夢輕拍,根本沒效果,兩姐妹懶洋洋的不想起。

    夢夢也不強拉,叮囑她們幾句,去洗漱後,到廚房幫點兒小忙。

    端菜到客廳餐桌的時候,看到一個身影,正在後花園躺椅上曬太陽,不由一愣,思緒萬千。

    那是她爸前些天剛用出來的魂分術,是第四分身,到今天,也只見過幾次面。

    和第三分身的死心難言、只會專心幹活兒不同,這第四分身,心性和行為都很自由,或者說,是了無牽掛,何處都是家。

    按舒爾的說法,這叫融入天地,與星辰同在,可謂一種“道”。

    當時眾人都不理解,因為和第四分身接觸後,都沒有感覺到什麼親情。

    像是隔代的遠親,和一朵雲成了親人,只有那麼一絲絲的心理反應。

    第四分身不常在家吃飯,一般是去某處曬太陽,或是在星球各處遊玩,不怎麼和一家人聊天,就算說話,也是淡淡如水,不帶什麼玩笑和深意。

    舒爾就拿古人來舉例,說道有萬千,這其中,自由的選擇有很多不同。

    ……………………

    第一個例子,是詩仙-李白,他不容於權貴,失官離京後,理想一直未能實現。

    某次聚友,將心中鬱積,借詩發洩和寄託,這首詩,名為《將近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部分詩句,已經表明了他的苦悶、不平、感慨、豪放等心理態度。

    不過,舒爾拿這個舉例,不是重於詩的本身,而是在於人和事的感觸。

    李白後半生瀟灑不羈,卻終生為遠大理想抱負所困,他所追求的“自由”,主要是在官場上的,為人耿直、不畏權貴就是證明。

    此自由,非自由,也不是自由,更不可能自由,說是自由,只是人生囚籠中的堅持選擇。

    第二個例子,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靖節先生-陶淵明。

    他生活的時代,正值門閥士族暗戰,官場腐敗,政治黑暗,世道險惡,很容易招來殺身之禍,要比李白那時候更艱辛。

    辭官後,陶淵明歸隱田園生活,作詩《飲酒二十首》,暗指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也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迫害。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其詩中,這一句可謂是家喻戶曉,結合全文全詩,也能感觸到,陶淵明對現實社會的大徹大悟。

    醉酒方休、坦蕩從容、無憂無慮,就是他最後選擇的自由人生。

    舒爾拿這個舉例,是認為陶淵明和李白的一生所困不同。

    陶淵明是了自己的氣節和自尊,不願低頭沾染汙濁、丟掉骨氣,最後被社會逼到這一步,脫離人生囚籠,找到了自然方向,是一種我心自在安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