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第三十八章





王善讀過書,但讀的不多,他不知道神霄派創派時是何等模樣,但他覺得當世的神霄道士裡,能把自己人設打造得如此完美的,決然不會有第二人。




這不可怕嗎?這太可怕了。




他是不明白什麼叫降維打擊,但這對於飽受欺凌的窮苦百姓來說,這樣一位統治者就是降維打擊,團練營士兵的父母兄弟信她,那些士兵自然就信她,不僅士兵們信,現在山賊都信了!




今天山賊們還能拿這事兒當笑話說,明天怕是就有人偷偷跑出山寨,將他們的底細送進靈應宮,虔誠地拜而又拜,換一張仙符了!




咦?




想到這裡,王十二忽然覺得自己在對付團練營這一項上,有了新主意!




既然大家都信靈應宮,他也裝作跟著信,那他先跑去報個信,沒問題吧?




論腦瓜靈活,團練營的指揮使就遠遠比不過王十二郎。




他覺得在對付團練營這件事上,他特別的沒注意。




這位指揮使姓虞名禎,字元善,是個最典型的北宋文官,這就意味著他哪怕是非常生氣,簡直都要氣炸了,他都必須保持住自己的風儀和舉止。




宇文時中坐在他對面,悠悠地看了他一眼後,就為他斟了一杯茶。




“元善此去團練營,見兵士操練如何?()”




虞禎滿腹牢騷突然就被打斷了一下。




他見士兵穿道袍,旗杆上又掛著古怪的白鹿旗,就連教頭也都是靈應宮的人,氣得是一刻也沒有多待,上了馬車就跑回來了。




現在宇文時中好似一點也不關心士兵們的信仰問題,直接了當問他訓練得怎麼樣,虞禎就愣了一會兒。




依弟之見……?[(()”他斟酌著,努力回憶著那些民兵的表現,“也還整齊。”




“既如此說,朝真帝姬知兵否?”




指揮使就瞠目結舌了。




“縱知兵,”他說,“也荒唐呀!難道待我領兵時,也要著一身道袍不成?”




宇文時中就笑了,“到時他們須得穿披膊,元善也須著甲上陣才行。”




這屋子是很清雅的,建在南鄭城外的山腳下,隔著竹簾,遠眺可見連綿群山,近看又見幽竹叢叢,屋外搭著竹橋,橋下溪流清澈,偶有魚兒跳起,引得林間飛鳥眼饞,不住地往水邊扎。




坐在這樣古樸而有趣的屋子裡,這位利州路安撫使的眉頭卻微微皺著,不曾解開,像是有無窮的心事。初時虞禎沒察覺,現在怒氣漸漸平息些,再看就看出了端倪。




“兄有何心事?”




“我來蜀中已有數月,”宇文時中笑道,“辛苦之處尚不及帝姬,稱得一句尸位素餐,如何不憂呢?”




“兄何出此語呀!帝姬不過年少胡鬧,她能做得什……”




宇文時中臉上的笑容淡了。




這個清瘦的中年文人靜靜坐在那,望著竹簾外的青




()山。隔過碧色濃重的層層密林,其上還有皚皚白雪,他的目光要翻過寸草不生,亂石荒灘的山峰,才能一路向東,順著黃河而去——




太遠了。




“我來這裡,心中是極僥倖的,現在卻羞愧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