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詭聞筆記 作品

第248章 鎮河令的傳說

  所以這鎮河之物當然也是有大有小、有強有弱。

  比如老曹當初在天津見到的那塊【津門鎮河令】——據他說就是用來鎮壓流經天津市境內的這一段“海河”河流所用的。

  本來那津門海河的鎮河物是一座七層高的寶塔,但在戰爭中被毀壞了。

  當時有一些愛國救亡的修士在那附近跟外國邪修激戰,就從廢墟中找到了津門寶塔的鎮河令……

  恰好老曹的師公帶著他師父和年幼的他要去京城辦事,從天津路過,在那兒待了一段時間。

  他們就在跟這些愛國正道修士打交道的過程中,恰好見到了這塊【津門寶塔】遺留下來的【津門鎮河令】。

  至於今晚我們從兩河區中學後山地下的“黃泉水潭”裡面撈出來的這一塊神秘黑色令牌,李淼就猜測是兩百多年之前兩河鎮外所立一個鎮河之物——兩河鐵碑的鎮河令!

  兩河鎮雖然只是一個鎮,但歷史非常悠久。在清晚期到民初的時候,更是連接四川和重慶的水路交通要道中的一個重要節點碼頭!

  要知道,隨著歷史的發展,很多城鎮在歷史上的情況和今天很不一樣。

  比如上海,兩百多年前也只是一個小漁村。但今天卻是國際大都市,國內經濟最繁榮的大城市。

  比如洛陽,唐代的時候乃是“天下之中”——經濟水平甚至比長安也不差。但現在,洛陽只是一個普通的三四線城市。

  長安也就能稍微好一些……

  同樣,兩河鎮在兩百多年前,可比現在要厲害!繁榮程度甚至比涪北縣城也不遑多讓。

  所以那時候,這裡的朝廷官員有足夠財力和能力,尋來了一位很厲害的修士。

  在他的幫助下,發動民夫和工匠協助,一同鑄造了一尊大概幾千斤重的鐵碑!

  然後將這鐵碑立在兩河大碼頭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鎮壓著兩河段的川江流域。護佑著附近的風調雨順,水清河晏。

  只不過隨著舊社會的結束,新中國的建立……各種基礎建設開始齊全。

  兩河鎮西邊有省道穿過,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也隨之興起。

  川江漕運就這麼衰落了下來。

  以及氣候的變遷,導致川江的水位、水流相比舊社會和古代都在飛快減少,能夠從江上面航行的大船噸位越來越小。貨運量減少,最後兩河鎮也就徹底失去了水運碼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