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詭聞筆記 作品

第6章 紅船橈鬍子

  李老三這種小河裡面弄吃食的人,哪裡敢去?

  “仙姑,紅船是啥哦?”

  我好奇地問。

  感覺就從這天開始,我的生活突然就急轉直下,開始接觸到很多之前不曉得的事。

  “以後你就叫我秦姨嘛。當然,只有你可以這麼叫。”

  仙姑看著前方,語氣淡淡。

  然後她又跟我解釋了什麼是紅船……

  其實“紅船”這東西,跟之前說的義山墳、百骨塔,算是配套的。

  因為川江的水打棒實在太多,所以自古以來,川江上就有專門撈水打棒的人——工錢都是由官府造冊發放,還有腰牌。

  這些負責撈水打棒的小划子(小木船)一般就停靠在險灘下,船身漆成硃紅色,船上的橈鬍子也要頭裹紅帕子、身穿紅衣服,連吃飯的筷子都是紅的!

  因為紅色醒目,也壓邪、壯膽。

  所以這些官府的撈屍船,就被稱為紅船。

  再加上,有朝廷的氣運鎮壓,這些紅船橈鬍子比一般私人撈屍的要硬氣得多,命也大得多。

  傳說搞這“紅船”的祖師爺,是明朝天啟年間,三峽歸州一個叫周昌期的父母官。

  最早他是拿出自己的俸祿,建造了兩隻小木船,設在吒灘,成為川江上最早的紅船。

  吒灘就在他管理的在歸州城下,由無數密集平行排列的石樑構成,波濤翻滾,漩渦密佈,極其兇險。

  後來周昌期被朝廷嘉獎,於是在川江設置“紅船橈鬍子”就成為了朝廷的一種制度。一直到民國,都還在延續……

  說話的時候,我也跟著秦姨走到了河岸邊。

  村裡人看到她過來了,都自動朝兩側散開。

  於是我就看到,一艘一丈半多長,三四尺寬的小木船,放在河邊。整個船身都顯出一種古怪的暗紅色,灰撲撲的,很是破舊。

  不過想想也是,秦姨說是陳屠夫爺爺留下的,怕是荒廢了幾十年了。還沒有腐朽破爛,也算是不容易了。

  村裡人把這船找出來,重新修葺了一下,發現確實還可以正常使用。

  裝王飛屍體的棺材,這時候就放在小木船正中心。已經蓋上了棺材蓋子,四個角還釘上了釘子。

  所以我也看不到這位生前的小夥伴模樣現在有多嚇人了。

  不然的話,還不滿十歲的我膽子再大,怕也要尿褲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