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八百零六章,西遼的決心

一念至此,耶律隆慶的心中不由得升起恐懼的情緒來,只覺得若真的如自己所料這般的話,那楊鵬就太可怕了!霎那之間,他好像看見楊鵬就站在遠處的高山之上看著自己冷笑,不由得心頭一凜!

收回了思緒,耶律隆慶皺起眉頭,一臉瘋狂地道:“任你奸詐似鬼,也抵擋不住我傾國之力地反擊!”

耶律隆慶的這個想法可不是狂妄,事實確實如此。楊鵬的反間之計雖然化解了七十萬契丹軍的威脅,卻也令西遼完全沒了後顧之憂,以西遼的國力,若傾全國之力反擊,憑藉目前進入天山地區的二十來萬大明軍恐怕是難以應對的。

耶律隆慶既然決心已下,便立刻傳下號令,令耶律中率領西海附近的二十萬大軍南下天山,同時命令粘拔恩等部落聯軍也一道南下,配合耶律中行動。耶律中,耶律隆慶的堂弟,是耶律隆慶冊封的定北大王,是耶律隆慶的左膀右臂。目前西遼國內只有兩人被封王,一個是就是耶律中這個定北大王,另一個則是耶律隆慶的親弟弟,耶律鴻鈞,被封為御弟大王,一般都是代替耶律隆慶坐鎮京城虎思斡耳朵的。在西遼國內有傳言,說耶律隆慶之所以遲遲沒有冊封太子,就是想要將皇位傳給自己的親弟弟。不過耶律隆慶並非沒有後人,他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叫做耶律夷列,已經成年了,被耶律隆慶冊封為勇武大將軍,在先前征討花剌子模的戰爭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已經在西遼朝野建立了不小的聲望。

耶律隆慶,又傳令兒子勇武大將軍耶律夷列從西方調兵十萬前來增援,他自己則率領當下之兵東進,準備匯合了阿里代伊的八萬兵馬和米爾斯撤下來的兵馬,等待耶律中的大軍來到之後,便一道反擊大明軍。耶律隆慶計劃由自己率領二十萬禁軍,加上米爾斯的兵馬,反擊和州,而耶律中率領的二十幾萬大軍則繞過陰山往東,直接反擊哈密力。耶律隆慶希望耶律中這一部能夠一舉奪取哈密力,如此一來,大明軍的後路便被切斷了,變成了關門打狗的態勢。打了這一步,己方便有很大機會可以全殲了這支大明軍。如果這一步能夠做到的話,那麼憑藉己方一軍之力也可以攻入西夏開疆拓土,或許結果會更好一些!

耶律隆慶想到這裡,滿臉的愁雲頃刻之間便煙消雲散了,只感到‘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啊

西遼數千前鋒戰騎在大軍之前探路。來到距離和州還有百里之遙的阿胡而河西岸,突然看見前面塵頭大起,隨即只見一支數千人規模的大明戰騎呼嘯而來。

西遼戰騎當即顧不上細想,立刻迎了上去。兩支數千人規模的戰騎便在河畔的草原上放蹄奔馳,轟隆隆的大響便好像草原上時常響起的轟雷。轉眼之間,雙方站起猛地撞在了一起,鐵蹄亂舞,人影交錯,刀光和著血水漫天飛揚,怒吼聲夾雜著驚心動魄的慘叫聲。一番廝殺下來,西遼戰騎不敵,朝西邊退去。大明戰騎追殺了一陣便折向北方而去。

耶律隆慶看著渾身是血跪在面前的前鋒騎兵萬夫長,那萬夫長模樣狼狽,神情羞愧。

耶律隆慶道:“起來吧,敗給大明軍也沒什麼好感到羞愧的!你們只是被他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萬夫長見皇帝陛下竟然不怪罪,不禁感激不已,拜謝了之後,站了起來,退到了右列的末尾處。

耶律隆慶掃視了眾將一眼,道:“你們都下去休息吧。”眾人抱拳應諾退了下去。

耶律隆慶微微皺起眉頭,喃喃道:“沒想到我精心培養的戰騎依舊不能在同等的情況下與大明戰騎抗衡!”原來耶律隆慶在先前嘗試過大明軍的威力之後,便痛定思痛,借鑑大明軍的做法重新訓練自己的軍隊,一段時間的努力,確實收到了不錯的成效。先前西遼大軍與遼國大軍一道一鼓作氣掃蕩了花剌子模,便充分體現了新訓練的成果。耶律隆慶滿以為己方兵馬的戰鬥能力即便與大明軍對抗也絕對不遑多讓了,卻沒想到前鋒這一交鋒,優劣立判,己方經過新訓練的戰騎部隊依舊無法與大明戰騎抗衡。

耶律隆慶命人叫來那個前鋒戰騎的萬夫長。萬夫長心懷忐忑地跟隨著一個親兵來到大帳之中,看見了耶律隆慶,連忙拜道:“末將拜見陛下!”

耶律隆慶揹著手站在不遠處的地圖前,問道:“你們遭遇的大明戰騎真的比你們厲害很多嗎?”萬夫長驟然聽到這樣的問話,狐疑不定,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

耶律隆慶轉過身來,看見萬夫長的臉上流露出不知所措之色,道:“你不要害怕,我並不是要怪罪你,而是要知道具體的情況。”

萬夫長聽到皇帝這麼說,不由得放下心來,躬身道:“回稟陛下,大明戰騎的戰鬥力卻是令人震驚!陛下是知道的,我軍也都不是孬種!我們都拼盡全力戰鬥了,可是面對著大明軍依舊好像面對著一群彪悍兇猛的虎狼,難以戰勝,最後損失慘重敗退下來!”

耶律隆慶微微皺起眉頭,問道:“大明軍究竟強在什麼地方?你倒是給我說說看。”

萬夫長想了想,道:“首先是他們的那股氣勢,捨我其誰,一往無前,無懼生死,戰意沖天!也是我軍遇上了他們,如果是那些沒有用的民族的軍隊,恐怕看見這股氣勢,不用交戰便已經垮了!”耶律隆慶點了點頭,想到先前與大明軍交手之時,給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也是那種氣勢,如今看來,大明雖然一統中原了,可是戰意卻沒有絲毫衰退,反而更加增強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別說先前的那些朝代了,便是眼前的契丹族,他們在建立了遼國之後,戰鬥意志便迅速消減,已經不負當年崛起時那一往無前的氣勢了!大明軍能夠保持強大的戰鬥意志還能不斷增強,他們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