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五百六十七章,都市之夜

  楊鵬微笑道:“那我就祝老人家如願以償了!”老藝人呵呵一笑,鞠躬道:“多謝公子!”

  楊鵬微微一笑,領著王開離開了。走出沒幾步,遠處又有熱鬧出現,似乎是一座擂臺,擂臺旁邊豎著一杆大旗,大旗上寫著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比武招親。楊鵬望了一眼,笑道:“好像是大戶人家在比武招親啊!我們過去看看。”隨即便領著王開快步走過去。此時,擂臺前已經是人山人海了,其中不乏孔武有力的大漢,一片喧囂。楊鵬站在遠處,伸長了脖子朝擂臺上眺望,只見一個衣著華麗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擂臺邊的太師椅子上,卻不見小姐的身影。

  這時旁邊一個人道:“這是司馬家比武招親呢!哎,可惜我不懂武藝,否則那是一定要下場的!若是能夠勝出,可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了!”另一人深有同感地道:“是啊!這司馬家,以前可是中原數一數二的大士族,樹大根深啊,如今又是咱們中原地區少有的大商賈,不說富可敵國,那也是金銀如山啊!這司馬家是真正的大家啊,像這樣的大家嫁女,以往那都是要選擇狀元榜眼探花的,如今不同了,想要娶這些大家的女兒,除非你是勇冠三軍的悍將,否則想都別想!哎,我這一輩子的書算是白讀了!”

  眾人笑了起來,一個年輕人笑道:“李秀才,你可以現在開始練武啊!”那李秀才搖頭擺手:“不成了不成了!我現在說什麼也練不出來了,浪費了!只好退而求其次,爭取明年開春考進大學,然後混個一官半職,娶妻生子,養育父母啊!”許多跟他一樣的讀書人都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那李秀才接著道:“司馬管家剛才公佈的規則,現在只是報名,正式比武要等到春節前!那是有所考量的!”

  眾人好奇地看著李秀才。李秀才道:“咱們大燕雲的規矩,春節時期,各地主要文武官員便要回來述職,而比武大會也在春節時期召開!春節時期,咱們天京新城便成了虎踞龍盤之地,他司馬家才能選到最中意的女婿!”眾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李秀才看了看遠處那些躍躍欲試的壯漢,嘲諷道:“都是些不自量力的傢伙,司馬家族心目中的人選定然是傳說中的那些燕雲悍將,這比武擂臺也是衝著他們去的!其他人想要摻合進來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啊!”

  楊鵬聽了李秀才這番話,不禁感到訝異,覺得這個李秀才的見識非同一般啊。於是靠攏過去,抱拳道:“李秀才。”李秀才打量了楊鵬一眼,並不認識,回禮道:“兄臺是誰,我們認識嗎?”楊鵬笑道:“我們今天是第一次見面,不過我久聞李秀才的大名!”

  李秀才呵呵一笑,“過獎過獎!在下有什麼大名,要說到醜名倒是有一些!”隨即打量了楊鵬一眼,道:“倒是公子,器宇軒昂,英武非凡,一看就是人中龍鳳啊!不知公子有何見教?”

  楊鵬看了看喧囂的周圍,道:“李秀才,我們不如找個安靜一點的茶樓,邊喝茶邊聊,如何?”李秀才笑道:“正合我意。這附近的榮升茶樓不錯。”

  楊鵬做了個請的手勢:“請。”李秀才連忙抱拳拜道:“不敢,公子請。”隨即便領著楊鵬和王開朝榮升茶樓走去。走出不遠,拐過街角,一座三層樓高且裝飾精美的茶樓便映入眼簾了。楊鵬笑道:“我卻不知道城裡還有這樣一座精緻的茶樓!”李秀才笑道:“天京新城城大著呢,公子不知,那也在情理之中。像我,燕王王府還有舊官廳那一片就很少去,如果自個兒到了那邊,一定是要迷路的!”楊鵬笑了笑。李秀才將兩人請進茶樓,朝二樓走去,李秀才一邊走著一邊道:“坐在這榮升茶樓之中,臨窗喝茶,欣賞夜色,可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三個人來到二樓,放眼看去,整個二樓居然坐得滿滿當當的,居然一個空位也沒有了。李秀才鬱悶地道:“這裡就只有一點不好,要碰到一張空位置,可真是不容易啊!”

  就在這時,小二迎了上來,滿臉堆笑地道:“這不是李秀才嗎?真不巧,沒有座位了,要不您去三樓的雅間吧!”

  李秀才沒好氣地道:“幾個人悶在一所雅間中,那有什麼趣味。”就在這時,有一桌客人吆喝結賬。小二連忙應了一聲,回過頭來對李秀才道:“您的運氣真不錯,才來就有客人結賬了。”李秀才呵呵一笑。小二領著幾個人來到那桌旁邊,結了賬,隨即將桌子上的碟子、茶壺、茶杯收拾了,又拿抹布抹了一遍,三個人坐了下來。小二看出了三人中是以楊鵬為首的,便問楊鵬道:“幾位要吃喝點什麼?”

  李秀才道:“今天我請客,把你們這最好的差點挑幾樣送上來吧。”小二應了一聲,奔了下去。李秀才朝陳梟抱拳道:“在下李巖,敢問公子高姓大名。”楊鵬微笑著抱拳道:“我叫楊木。”李巖暗自想了一遍,覺得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微微感到有些奇怪,隨即便釋然了,知道這個名字,十有八九隻是假名罷了。李巖笑著抱拳道:“久仰久仰!”

  這時,小二端著一壺茶水三隻茶碗和幾樣精緻的點心過來了,一樣樣放好,道了聲慢用,便下去了。王開站了起來,拿起茶壺先為楊鵬滿斟了一碗,隨即才為自己斟茶,完了把茶壺放回原處。李巖將這一幕看在眼裡,心中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伸手過去拿起茶壺為自己斟滿了茶水,放下茶壺。

  楊鵬道:“李公子是儒生嗎?”

  李巖點了點頭,“過去的讀書人沒有不適儒生的!一直以來朝廷都是以儒家治天下,所有大家為了功名利祿便都投生儒家成為儒生了!不過現在不同了,咱們燕王重武輕文,社會的風氣完全變了,即便是讀書人,也已經不讀儒家的書籍了,咱們燕王注重實際,不好儒家那一套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