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八章,開發琉球。

  “小琉球地方遼闊,土地肥沃,只有開發了小琉球,大舉墾殖穩定糧價,將軍大人的產業才固若金湯。”“小琉球地處南方,日照充足,一畝地年收三石大米。一個農夫耕作二十畝水田,可以養活幾十人。”

  楊鵬終於被高立功說動了。亂世中產業,實在是太容易受外界波動影響。大宋朝的物價一天一天上漲,一天比一天亂,在受災地方甚至出現拿著銀子買不到糧食的局面。如果不找一個地方大力墾殖作為後方,天京新城的安逸生活也難以維持。

  楊鵬給工人二兩月錢,如果這二兩月錢買不到一石、半石糧食,那工人的家眷如何生存?工人如何還有心思為楊鵬生產產?雖然楊鵬在滄州各縣開有私田,如今有一百三十九萬畝私田。但這些私田產量低,所產的糧食對於穩定滄州地區的糧價來說,現在在加上幽州地區,可謂是杯水車薪。而在臺灣開墾水田,一畝地的產量是滄州旱田的三倍,事半功倍。

  只有把臺灣的農業發展起來,楊鵬才有足夠的基礎支撐天津的工業。楊鵬點頭說道:“高先生大才,所言確有道理。”“大將軍繆讚了,學生只是跑過幾年海,知道一些海外事情。”楊鵬說道:“那就請高先生為我造船匠人,在山東開造大船。高先生既然去過小琉球,自然是知道哪裡有跑琉球航道的嚮導的?再請高先生為我幾個老練的嚮導來。”

  高立功拱手說道:“學生一力為將軍大人聯絡!”楊鵬沉吟說道:“高先生熟悉海外事務,不如就在我幕府海外廳中擔任大使職位,專門參贊開拓海外事務的種種事情。他日若是高先生立下功勳,我必為高先生求個官位來。”高立功聽到楊鵬這樣重用他,臉上一喜,匍匐跪地喊道:“學生願為大將軍效鞍前馬後之勞!”

  和高立功說好了造船的事宜,楊鵬就讓高立功到登州、萊州等地船匠開造大船。造五艘船大概要五萬兩銀子,楊鵬預支了二萬兩,讓十個信得過的老會計帶著銀子去各個造船地做財務,控制支出賬簿。

  楊鵬又從王家灣中找了十個懂得高密度肋骨怎麼造的造船匠,去登州萊州指導那些傳統船匠大宋的商船往往都不造肋骨,即便有也很少,造船匠不瞭解密集肋骨的船隻結構。王家灣的船匠已經造了三條密集肋骨大船了,在這方面已經是專家。

  高立功動作很快,十二月三日,山東就傳來消息,五艘大船已經開造,要不了三個月就能全部造好。十二月五日,楊鵬以關山,陸明為帥,讓他帶上兩百士兵,八百泥瓦匠和燒磚、燒石灰匠人,在嚮導的指引下,開三條大船前往小琉球。

  三條大船暫時不跑日本貿易也沒關係,楊鵬每個月利潤都有盈餘,能夠承受輪船在別處使用的成本。說起來,在臺灣開墾新田是一本萬利的買。這年頭最貴的就是糧食,如果楊鵬能夠成功開發大量農田,那到時候的利潤甚至會超過倭國的貿易收入。

  這次開發小琉球,楊鵬決定讓關山掛帥。關山精明沉穩,善於組織複雜事務,楊鵬的四十萬畝私田都是他組織開墾的。如今滄州武清、寶坻二縣的二十萬畝楊鵬私田都已經建成,冬小麥已經種上了。關山沒有什麼事情,正好讓他去小琉球張羅開發的事情。

  楊鵬第一個運到小琉球去的,是泥瓦匠、燒磚瓦匠和燒石灰匠。到了小琉球百廢待興,首先要建房子住。支持新移民的糧食和衣服都可以運過去,但是磚瓦和石灰運過去就不划算了。燒磚瓦和燒石灰的原材料隨處可得,所以李植讓燒磚瓦和燒石灰的匠人先去,在當地建成燒磚燒瓦的磚窯和燒石灰的石灰窯,產給後續移民蓋房子。

  水泥是作為壓艙物,隨船運去臺灣的。有了水泥、石灰和磚瓦,上島的泥瓦匠就可以開始建造房屋。至於士兵,則是保護這些匠人的。楊鵬給僱傭的開荒匠人三兩每月的月錢,這些匠人都十分興奮,忘掉了開荒時候的危險。他們平日裡在滄州只有一兩多的收益,一下子收入翻一番如何不興奮?

  楊鵬也給士兵們每月一兩的開荒補助,並承諾開荒時候傷亡同樣有撫卹,有榮勳。楊鵬讓關山注重勘探,選一個好的落腳點。第一個落腳點要位於河流附近,以利於灌溉,還要有大片平原適合耕作。

  出發時候,楊鵬帶著鑼鼓隊,敲鑼打鼓把第一批出發開荒的人員送到了新城港口。上船前,楊鵬又叮囑了鄭暉一句:“小琉球多瘧瘴,建立定居點時候要把周圍的草木燒乾淨,避開大規模的蚊蟲,清除定居點旁邊的積水。到了島上第一時間要把廁所建起來。定居點建好後就挖井取水,避免喝不乾淨的河水。”

  關山雖然比楊鵬欲年長一些,但這些年跟隨楊鵬,已經習慣了聽從楊鵬的命令,點頭說道:“好的城主,我一定注意衛生,把第一個定居點建好。”“如果有野人來騷擾,士兵立刻格殺勿論,不需要手下留情。”

  “我明白了,城主。”楊鵬說道:“這次若是成功開荒,明年我為你敘功升官。”關山是個上進的性子,聽到楊鵬的話眼睛一亮,大聲說道:“城主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在那裡蓋好大房子等你。”

  李植笑道:“小琉球多鹿,沒事時候可以打幾隻野鹿改善伙食。”關山等人哈哈大笑,揮手上船。三艘大船用船槳劃出天京新城港,在港口外燃起了蒸汽機,噴著濃黑的煙霧向東面開去。楊鵬一直目送到船隻看不見了,才回天津。

  送走了關山,楊鵬就開始在滄州徵募佃農。如今天京新城附近十幾個州縣的百姓都知道跟著楊鵬幹有好日子過,那些跟隨楊鵬開荒范家莊和靜海縣的頭兩批佃農,如今已經過上了縉紳老爺一樣的生活吃飽穿暖,住磚瓦房子,有肉吃,有煙抽,有茶喝。

  即便是大將軍今年在武清、寶坻二縣新招的佃農,好日子也馬上就要到了。城主大人的旱田水利設施完善,每五口人還借牛一頭,那新開的田裡麥子長得十分肥綠,眼看著就要有一個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