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三十四章。天波楊府。

 楊排風,楊府燒火丫頭,使一條煙火棒,後來楊門女將出徵,都以其為先鋒。楊排風自小無爹無娘投入天波府為僕,與楊七郎、楊八姐、楊九妹等小輩弟子一起長大,是以年紀不大,輩分卻高,乃是楊家第二代子弟。曾隨老太公一同出征,立下赫赫戰功,巾幗不讓鬚眉。是楊門女將中數一數二的高手。

 佘老太君對著劉智亮和秦月芳說道“你們先在楊家住下,你去安排一個院子讓客人先住下,中午就隨便吃一點,晚上老身為你們接風洗塵,”劉智亮和秦月芳向著眾人行了個禮,就在丫鬟的帶領下去安排的院子先住下,因為楊鵬在劉智亮臨走的時候說過,到了楊家就一定聽佘老太君的安排。

 等劉智亮他們走後,佘老太君和楊家的媳婦來到劉智亮帶來的禮物,這次劉智亮來的時候,楊鵬讓劉智亮帶來的禮物足足有五車之多,就精鹽就帶了近一千斤還要多。還有在瀛洲搶來的女式頭簪,手鍊等各種裝飾。香皂,肥皂各五百。香水一百支,各種布料一百匹。還有五十把腰刀。都是錦衣衛的腰刀,現在的大宋基本上沒有,刀上都要精鋼練出來的花紋,在大宋來說簡直就是無價之寶。

 楊排風大叫,“這是鹽,這是精鹽,哇,就是皇宮也沒有這樣的精鹽,好鹹呀,”? 佘老太君帶著人圍了上來,大家都在看著楊鵬帶來的精鹽,個個都睜大眼睛看著,楊八妹拿起一把腰刀,把刀抽出來一看,大叫“這個是什麼刀,怎麼那麼好看,哇,還有花紋,這個是寶貝,這把刀就歸我了,真的是一把好刀,這要花多少錢來買呀?最起碼值一千倆銀子都不止,真的是一把好刀,嬸嬸們,快來看這裡這麼多的寶刀。”

 大家給楊八妹的叫聲所吸引,就連佘老太君也跟著一起過來,佘老太君也拿起一把寶刀,把刀抽出來一看,說道“老身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刀,真的是好刀,”? 大家就行好奇寶寶一樣看著劉智亮帶來的禮物,一開始佘老太君都沒有這麼太在意,現在也是大吃一驚,這要花多少錢呀,這樣的刀一送就是五十把,就這樣的刀就值幾萬倆銀子,這個楊鵬還真的很大方,楊九妹就是對首飾感興趣,拿著首飾,這個也看看,那個也看看,整整一大木箱,裡面都是奇珍異寶,看的楊九妹眼睛都花了。恨不得這一大箱都是自己的。

 楊排風看著香皂和肥皂,上面註明肥皂是洗衣服的,香皂是洗臉和洗澡用的,呼延赤金就對各種布料感興趣,拿著布匹在身上比來比去,感覺哪一種布料都是為自己準備的,心裡美滋滋的。這個時候?呼延赤金已經把楊鵬當做自己的小叔子一樣看待。楊排風有拿著一箱各種廚房用的刀具,這個做飯的丫頭還真的是對廚房的東西感興趣,其他的她看都不看一下。

 卻說太宗嘗以後事決之趙普。普曰:“先帝既誤,陛下豈容再誤?金匱之盟,未可全執。”於是太宗遂有立子之意。至是,偶沾重病不起,召寇準、八王等入矚後事。帝曰:“先帝以天下付朕,掌理二十二年矣。今當以此位還於八王,庶不違皇太后之命。”八王奏曰:“陛下皇子長成,人心所屬,誰敢有異議?惟陛下善保龍體。臣決不願為君,須與七王為正。”太宗良久問寇準曰:“卿且言孰可付神器者?”準對曰:“陛下為天下擇君,謀及婦人中宮,不可也;謀及近臣宰輔,亦不可也;惟陛下擇所以副天下望者而立之。”太宗乃曰:“既八王不肯為君,當以元侃主社稷。”準拜賀曰:“知子莫若父。聖慮既以為可,願即決定。”太宗又謂八王曰:“朕此病莫保,卿善輔汝弟。先帝嘗言:‘當代代有讒臣,以亂國政。’今賜汝鐵券頭免死牌十二道,若遇奸臣當國,得專制之。且楊業有子延昭,此人必能定亂,須重用之,勿棄也。”八王拜受訖。俄而帝崩,壽五十九歲,時改元至道三年三月日也。後人《詠史詩》曰:

 混一中原志亦勤,堪稱美政化維新。

 蒼天若假當年壽,竟使黎民望太平。

 太宗篤前人之烈,成未集之勳:混一中原,幷包四海,中外寧謐,偃武修文,禮樂文章,煥然可述。時既晏駕於萬歲殿,眾文武乃立七王元侃即位於福寧殿,是為真宗皇帝。群臣朝賀畢。尊母李氏為皇太后。命中官奉太宗靈樞於偃陵。封王欽為東廳樞密使,謝金吾為樞密副使,進八王爵為誠意王,其餘文武,升職有差。

 次日,參知政事宋琪奏曰:“臣蒙先帝之恩,在位已久,無益朝廷,乞陛下允臣解職歸鄉,不勝感激。”真宗曰:“朕初即位,正賴卿等相扶,如何便舍朕而去?”琪曰:“朝廷清貴無數,區區微臣,何足念哉?”帝見其意真切,遂准奏。宋琪辭帝而歸。越數日,呂蒙正、張齊賢等,封章迭至,各稱辭官解職。帝俱允之。自是朝廷重事,專委樞密使王欽所理。

 卻說八王趨朝而出,忽一人攔住車駕,喊冤告狀。八王問曰:“告狀者是誰?”其人哭曰:“小人胡銀匠之子。日前父親被新王召入府中打造鴛鴦壺,欲以謀害殿下。數日不出,被王樞密恐外人知覺,謀死於府中。小人有冤無處訴,只得投殿下作主。”八王聽罷怒曰:“日前斟酒之際,吾意亦猜至幾分。當時惟見王欽在旁調度是事,不想起此毒意也。”乃令左右接過狀紙,取黃金十兩與告狀人而去。

 八王覆命回車駕入朝,正遇著王欽與帝在便殿議事。八王直前奏曰:“臣於午門接得一紙冤狀,告稱王樞密私謀胡銀匠。臣已準理,特來奏知陛下。”真宗聽罷,大驚,乃曰:“王欽常在朕旁,那得此事?王兄勿聽奸人之言。”八王笑曰:“謀殺胡銀匠,本為臣之故也。臣以忠心待陛下,陛下何用疑心,聽信讒言,要害自家骨肉?若非太祖皇帝有靈,社稷何如?臣若有意為君,不到今日矣。”王欽忙進前奏曰:“八大王以勢壓臣,故來於此說詞,豈有謀殺人命,往日不告,而待陛下已立大位,敢向午門謗天子耶?”帝未答。八王大怒,抽出金簡,望王欽劈面打去。王欽躲避不及,正中鼻準,血流滿面而走,八王一直趕去。真宗忙下金階勸救曰:“萬事看朕之面,饒他一次。”八王乃住步,指王欽罵曰:“汝若再為惡,吾即誅之,今姑緩汝之死!”言罷,憤怒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