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一八章 闖關東

為此,董良必須要將整個華族的潛力都給發覺出來。

5萬萬勞動力,還有各階層數千年積累的財富就是華族的潛力。

“良臣,過段時間我要離開1趟,你在北平坐陣,主要工作還是恢復經濟。只要百姓的生活安定下來,社會就會穩定,那些反對勢力就掀不起風浪。”

董良已經在京城呆了將近兩個月。他不可能1直留在這裡。

當初成立內閣,成立總司令部就是為了將自己從繁瑣的工作中摘出來。

他準備去1趟遠東,沒有別的目的,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對遠東這塊偏遠土地的重視。

這段時間,董良在北方的很多佈局都已經展開。

在山東西部,從曹州府到濟南府,1條望不到邊際的遷徙隊5正在緩緩移動。

隊5中有推著獨輪車的男子,獨輪車的1邊放著他們簡單的家當,1邊坐著1個光屁股的娃娃,前面是1個婦人,婦人拉著1根麻繩,頭上帶著1塊青布頭巾。汗水順著婦人小麥色的臉頰流下來。

麻繩的另外1端栓在獨輪車上。

“媳婦兒,前面是1個補給站,咱們到那裡休息1下吧。給孩子整點吃的。”

“好嘞,當家的。”婦人回過頭,擦了1把汗,柔聲應道。

男人的名字叫王文浩,妻子叫趙阿珍,他們有1個3歲大的男娃。

1家3口5天前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曹州府菏澤縣侯家集。

王文浩對這裡沒什麼留戀的。他的父母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妻子,因此分家的時候,文浩1家沒有分到半分田。

1家人全靠文浩給人做長工過活。

因為生活拮据,兩人生了1個孩子之後,都不敢再要孩子。

後來官府南下征伐,很多田都荒了,王文浩也找不到什麼事情做。

1家人的生活更加的困難。

後來王文浩被朝廷徵為民夫,家中只剩下妻兒。

那段時間王文浩1心想著逃回家,但是他聽說有人逃回去之後,1家人都被官府定罪,只能打消這樣的念頭。

最困難的時候,趙氏跟孩子差點要餓死。

趙氏天天出去挖草根扒樹皮才勉強活了下來。

戰爭結束之後,華族接管這裡,民夫都被放回家。

到家之後,看到家裡悽慘的模樣,王文浩非常自責。

這樣的生活沒有任何希望。

好在現在護衛軍接管了這裡,開始救濟百姓,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但是大家卻沒有等到分田的好消息。

護衛軍1接管曹州府之後便開始動員百姓遷移。

這個時候李鴻章都還沒有趕到濟南上任。

1開始官府只是動員大家自願遷移。

第1批移民離開了。王文浩選擇留了下來。他聽說華族是分田的。

他還是想留在家鄉。

6月份,李鴻章上任山東副總長之後,治黃委員會成立,強制遷移正式開始。

侯家集周圍十幾個村落,數千戶百姓將全部遷移。

這個消息1出,1石激起千層浪。

1開始聽到所有人都要離開家鄉,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牴觸。

華族百姓那種鄉情是其他民族很難理解的,這是刻印到骨子裡執念,已寄成了華族文化的1部分。

接下來,官府公佈了待遇,遷移到關外的百姓,官府會解決沿途的食物消耗,到了地方之後,每家可以承包的土地是他們在關外的5倍。

也就是說,你在關內可以分十畝田,到了關外就可以分1百畝。

當然關外依然不允許土地私有制,只有到了遠東以及南洋諸島這樣偏遠的地方,才會有土地私有。

這是華族的平行土地制度。在核心區實行土地國有,百姓只能承包土地耕種。在城市,土地也只能買賣所有權。對土地的買賣實行嚴格的管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