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四二章 教育的均衡發展

董良微笑著跟莫永綱說道。

為船廠區注入新的資金才是董良這次的主要目的。

現在推翻滿清在即,華族手中的資金要用在刀刃上,暫時是沒有多餘的資金投到馬尾,擴大這裡的規模。

那麼就只能通過經濟手段,讓馬尾這棵梧桐樹自己去招引金鳳凰。

而這些商人就是金鳳凰。

“懂,我懂。”莫永綱也嘿嘿笑道。

他是馬尾區的管理者,也是搞技術出身的。

不過莫永綱的技術是越來越差,但是管理能力越來越強了。

董良覺得他現在跟那些文官差不多,都已經學會揣摩人心了。

“真的懂了?”董良還不忘調侃1下。

“真的懂了。”莫永綱鄭重地說道。

完了兩人向前走去。

1名穿著校服的蒙學學生,給董良獻上了鮮花。

這些孩子都是馬尾船廠區學校的。

這裡生活著將近2十萬工人。

加上他們的家屬,已經趕上此時大型城市的規模。

不過船廠區與別的城市不同,這裡沒有城牆。

生活區與工廠區之間隔著馬路,整個工業區沿著江邊延伸,形成了1個狹長的形狀。

在這個狹長的城市中,馬路南邊靠近江邊就是工廠區。

馬路北側則是生活區。

大部分工廠都有自己的職工小區。房子也是工廠建造的,然後分給工人們居住。

甚至有的大工廠還建造了自己的學校,解決工人子弟讀書的問題。

這裡的工人很多都是山裡走出來的,他們以前的生活跟現在根本就沒得比。

以前靠天吃飯,關鍵是福建這裡人多地少,佃戶交的租子比例太高。

少有能夠靠著土地吃飽的農民。

但是現在他們在工廠做工,不僅僅自己能夠吃飽飯了,家人的生活也安定下來。

甚至連孩子的未來都被規劃好,他們只要好好學習也能夠出人頭地。

哪怕不是讀書的料,讀個技校以後也能夠進工廠上班。

工廠就是他們的家,每個人都是工廠的主人翁。尤其是在那些國屬工廠中,工人可以選出代表參與到工廠的管理和決策中去,維護工人的權益。

因此,每1名船廠區的工人都對這裡有著濃厚的歸屬感。

“孩子,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

董良接過這個胖乎乎的小男孩送上來的花束,然後親切地問道。

小男孩名叫孫杰是蒸汽機廠第2裝配車間車間主任孫德成家的孩子。

孫杰家的條件在船廠區算是不錯的了,不過他很少看到自己的父親。

印象中,父親孫德成總是早出晚歸。

不過這孩子懂事,剛剛十歲,生活已經能夠自理,學習成績也好。

剛才元首下船的時候,他1眼就認出來了。

他們的黑板上面就有元首帥氣的照片。

蒙學的教科書上有1篇課文就是講元首如何帶著4百勇士在運奴船上起義,奪取洋船,開創華族的壯舉。

所以,元首的形象烙印在每1個孩子的腦海中。

小男孩都有1個英雄夢。他們幻想著自己有1天也能夠像元首1般勇敢。

而他們對洋人的觀感1般都不好。

以至於船廠區的那些洋人工程師經常會被小孩子丟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