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三二六章 福建戰場(二)

只有艦隊才能夠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到達那麼遠的地方。

董良在給他們上課的時候涉及到1些海權和6權的爭論,他時常會讓學生們自己討論。

蘇達已經選擇以後走文官路線,卓浪不再將他當做主要的競爭對手,他現在的對手換成了王小虎,這個鄉下男孩已經用武力在少年班獲得了其他人的肯定,風頭蓋過了卓浪的“海盜4人組”。

“卓浪,你知道咱們的主炮射擊1次需要多少錢?1根炮管1共可以射擊多少次,換1根炮管又要多少錢?另外,咱們為什麼要將城牆給轟倒,這座城馬上就是我們的了,將城牆轟倒又得花多少錢去修繕?”

郭有這次難得說了很多的話,聽起來是有些嘮叨。

不過卓浪能夠從中聽出1些門道來,這就是戰爭中的成本控制和效益。董良在算術課上曾跟他們講過法國皇帝拿破崙的事情。

他說這個人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而這個人最擅長的其實是數學,每次出征他能夠將行軍所需要的東西給計算的清清楚楚。

當時的歐洲軍隊行軍主要的軍糧還是麵包,而他們攜帶的大都是麥子,這樣方便保存,這就需要在行軍過程中尋找磨坊,將麥子加工成麵粉。

拿破崙將行軍過程中能夠將需要的磨坊的數量都給計算得清清楚楚。

1797年,年僅28歲的拿破崙從11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法蘭西科學院數學部院士。他對自己能夠當選為數學院士感到非常自豪,總是把這個頭銜簽在他的命令或文告中。

拿破崙曾說:1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發展,才能展現出它國力的強大。

董良將這些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少年班的學員們,圖書館中也有1些記錄此人的書籍,卓浪就曾認真拜讀過。

不過卓浪更喜歡19世紀大英帝國傳奇海軍將領納爾遜。他的理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帶領華族艦隊殺進英吉利海峽。

不過華族距離他的理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甚至都還沒有離開東海,而華夏曆史上,海軍最遠也就才到非洲的東海岸。

想要達到他的目標,還有很多步要邁出去,不過他還年輕,他相信他能夠等到那1天。

就像先生說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