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九三章 英國人的謀劃

“在沒有得到艦隊的支援前,我認為應該試著與他們接觸,至少要將我們的人給贖回來。”赫伯說道。

船隊損失了還能挽回,但是那麼多水軍的官兵,他們中很多還是貴族子弟,要是不能將他們給撈回來,國內的那些人會放過自己嗎?

“談判?你是說讓我們大英帝國向1個小小的東方勢力低頭嗎?”文翰咆哮道。

他原本是1個紳士,但是現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概從去年的這個時候開始,他就接連遭受失敗,而每1次似乎都很這個勢力有關。

國內的人這次估計不會再容忍自己留在東方了,除非他現在能夠做成1件大事。

這個時候坐在1旁的包令開口說道:“總督閣下,我覺得赫伯將軍的建議未必不可,您想,現在他們控制了臺灣海峽,那我們到上海的貿易怎麼辦?難道我們要退回到1840年戰爭之前的樣子,只能在廣州貿易?您要知道廣州港這些年的出貨量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要是繼續跟這個勢力作戰,那麼我們經營的上海租界怎麼辦?那裡可是有我們接近1半的商業利益。”

此時上海的茶葉出口佔據中國茶葉出口的2分之1,絲綢出口佔據了3分之2,瓷器的出口佔據了3分之1。另外這裡還是英國傾銷鴉片的重要據點。

包令在東方已經呆了十幾年,他是1箇中國通。

“總督閣下,現在清國的長江流域也被另外1股勢力佔據了,他們自稱太平軍,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人也信奉上帝。”

“我們為什麼要單單跟清國的官府1方合作呢?南方的這些叛亂組織,他們控制著中國南方最富庶的地區,我認為我們可以與他們多接觸1些,想必他們要跟清國官府作戰也需要外部的支持。”

文翰明白了包令的意思,那就是在清國採取均衡策略,將以武力干涉,改為外交干涉。

充分利用好清國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大英帝國也許不需要1兵1卒就能夠獲取大量的利益。

“包令先生的提議很好,如果國內要我離開這裡,我會推薦您擔任東方的負責人。”

包令比文翰要大十歲,文翰到東方之後,身為廣州領事的包令給了他很大的支持。

在他內心的深處是非常感激包令的。

而包令的兒子也在東方,是1家洋行的老闆,很顯然包令家族是要立足東方發展的。

那麼在自己失事的情況下,他不介意推包令1把,包令是1個明事理的人,他知道如何給文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