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十五章 颱風天好讀書

  董良之前將繳獲的扶桑人小船都分給漁民使用,還教漁民們製作地籠,幫他們製作防風燈,教他們夜釣,漁民們捕魚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這些魚獲都是漁民自願上交的。

  颱風肆虐,士兵們的訓練也暫停了,不過他們可沒有閒著。

  他們全都集中到一起展開學習。

  一件大教室中,董良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

  他正在給那些軍官上世界形勢課。

  “當今之世界主要分成三大文明區域,歐羅巴的白人文明,東方的中華文明,以及在兩者之間的阿拉伯文明。其他地方雖然也有一些民族,但是他們並沒有形成文明,或者是已經消亡了,比如說埃及文明、印第安文明和印度文明。”

  “埃及文明很早已經滅亡,非洲成了白人的奴隸獵場。印第安文明最近幾百年被白人滅亡。印度文明則被以宗教形勢村在的阿拉伯文明所滅亡。”

  “現存的文明之中,我們中華文明是最古老的一個。我們是不是應該感到驕傲?”

  底下的軍官異口同聲地說是,但是董良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我們沒有資格驕傲,因為我們的文明同樣在逐漸走向消亡。十幾年前,洋人的堅船利炮就敲開了我們的大門。你當他們只是要跟我們貿易的嗎?”

  “我們在座的各位都在廈門呆過。鼓浪嶼的洋人教堂每天都會按時敲鐘。與他們的商人同時到來的還有他們的傳教士。他們來幹什麼的?他們是在向我們傳播他們的文明。”

  “這是一種文明的入侵,這種入侵比洋人的堅船利炮還要危險。在我聽來,洋人教堂的鐘聲,就是我中華文明的喪鐘。”

  “等到有一天,我們都信他們的教了,那麼我們心中所念的就不是我們的祖先,而是他們的上帝,會有人認為祖宗留給我們的以及我們自己拼搏所得的都是上帝所賜。”

  “那些飽學的精英會將洋人的地方當做他們的聖地一般朝拜,回過頭來,他們還會嘲笑那些依然留在自己土地上的普通民眾。”

  “到那個時候,我們本土的億萬百姓就全部淪為洋人的附庸,我們用血汗生產的東西,滿足他們奢侈的生活,而我們的子孫後代只能為了基本的溫飽而掙扎拼搏,還要面臨他們定期的收割。”

  楊瑛瑛也在教室的角落裡聽著董良講課。

  事實上在這個教室中除了護衛軍的軍官,還有好幾波人。

  在另外一個角落有十幾個孩子,他們同樣在認真聽講。楊瑛瑛知道那幾個孩子都是董良收的徒弟,為首的兩個孩子一個叫卓浪,一個叫蘇達,都長的眉清目秀的。現在這群孩子裡面又多了一個董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