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扛纛者: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作品

第448章 驚濤駭浪

  ……

  長安往西一萬四千裡,大海之中,有一東瀛島,便是倭國佔據之地。

  在東瀛島南方的一片海域中,有一百多艘商船正在浩浩蕩蕩地駛向東瀛島。

  一些海盜看到了這些商船,連忙將自己的小船藏起來,不讓商船發現。

  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商船不簡單,不是他們這些小海盜所能吃下的。

  這些商船上掛著一杆大大的旗幟,旗幟上寫著一個“忠”字。

  每個人都可以寫這個字,可是在大海中航行,卻只有一支商隊敢掛“忠”字大旗,那就是倭國忠義王溫睿臨的商隊。

  所有人都知道,這些商船不僅僅是商船,這些商船上承載的火力,摧毀一座島嶼,攻佔沿海一座城池,輕而易舉。

  因為這些商船,原本就是戰艦改造出來的。

  誰能有這麼大的手筆,除了忠義王溫睿臨之外,絕無第二人。

  東南海域那邊,曾經有些小島國不肯與忠義王溫睿臨做生意,不肯將珍藏的寶物拿出來交換,便給商隊直接城破,將島國國王的人頭掛在城頭之上。

  從此,靠海吃海的各路勢力,只要看到“忠”字大旗,便只得接受與忠義王的條件,敞開大門,任由忠義王的商隊開展貿易。

  這一次,這一百二十八艘商船,去了南海周邊數國,盤旋了數月之久,滿載而歸。

  領頭的是忠義王溫睿臨的心腹大將陳安。

  陳安跟隨溫睿臨多年,深得溫睿臨信任,從當年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溫家管家,跟隨溫睿臨步步高昇,已經成了倭國從二位的內大臣。

  倭國的官職與大漢有些類似,只不過稱呼不一樣。

  從二位,相當於大漢的從二品。

  雖說從二品還不算位極人臣,可是陳安這個內大臣,卻要比那些一品官員還要有權柄,還要有話語權。

  因為他的背後靠山是倭國的核心人物,忠義王溫睿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