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庭 作品

54.第 54 章 李泌的轉變

 李泌狼狽地低下頭,像是被燙到一般避開李長安的視線,只覺得李長安的眼神像劍一樣將他的身體捅破。

 他不怕自己流出血肉,他害怕的是他的身體被捅破後流出來的不是鮮紅血液,而是他最瞧不起的民脂民膏。

 搜刮民脂民膏,這是他讀書時最唾棄的那類人。

 李泌以為他是心懷天下、濟世安民的大才,可李長安問他時,他第一時間想到卻是他家要多繳納多少稅賦。

 就在這一刻,李泌腦中,忽然意識到了他和他唾棄的那類人,竟然有著這麼多相同點。

 他害怕自己日後會成為史書上記載的那種貪官汙吏。

 李泌胡思亂想了許久,他想到了自家那數千頃田地和堆積如山的糧倉,想到了他遊走天下時餓死在道路兩側的饑民,想到了漳縣流民區那些灰撲撲但是個個精神十足的流民,想到了書中的聖賢,想到了他濟世安民的志向……

 “世家不會同意這個政策。”過了許久,李泌才長嘆一口氣道。

 “稅法雖好,若不能實施,對天下百姓也無用。”

 李長安聳聳肩:“我目前也沒打算讓此稅法出漳縣。漳縣一萬五千三百餘人,能受到此稅法的恩惠,就足夠了。”

 “一縣之百姓也是百姓,多一人因我得利,那也是我的功勞。”李長安笑了笑,“目前田地還未收割,田稅還沒有收,只收完了工商所得稅,今歲的稅收比起去歲就已經增多了四倍,漳縣更是收編流民六千餘人,一年全縣沒有一個餓死的人。”

 李泌深深看了眼李長安,站起身長揖:“泌受教了。”

 這一刻,李泌知道他輸了,輸得徹徹底底。無論是治理地方的本事,還是濟世安民的志向,他都遠不如李長安。

 他尚且糾結自己的心思,李長安卻已經心思澄澈,意念通達。

 他弗如遠甚。

 說完後又忍不住問李長安:“臣斗膽問,公主比之臣尚且小六歲,這樣好的稅法是如何想出來的呢?”

 “哦,這個呀。”李長安眼皮都不眨一下,就拉出了自己的擋箭牌。

 “乃恩師所授,非我一人之功。”

 李泌疑惑:“張荊州?我與張荊州相識多年……”

 他怎麼不知道張九齡還會這個?依照張九齡的脾氣,要是他知道更適合大唐的稅法,他在任相期間定然會試著實施,旁人畏懼世家權貴,張九齡的脾氣可不會怕這些。

 “我還有其他老師。”李長安道。

 她跟著張九齡學治理地方加上繼承他的政治資產,跟著沈初學史,跟著顏真卿學字,跟著李白學劍,未來還打算找杜甫學詩,雖然她在文學創作上資質平平不一定能學會吧……

 也不知道杜甫願不願意給她當掛名老師,畢竟她對杜甫在詩壇上的地位毫無威脅但是輕輕鬆鬆就能讓杜甫在教育界名聲掃地。

 李泌聞言目露嚮往,他憧憬道:“若日後有幸能得見公主之師,泌定要前往拜見。”

 “泌若想學公主之道,該從何學起呢?”李泌躬身詢問李長安。

 終究還是為國為民的志向壓過了世家子弟為家族謀私利的私心。

 李泌想做賢臣而非奸臣。

 李長安並不驚訝李泌的選擇。

 如果李泌只是一個為家族謀利益的聰明人,那他在歷史上也不會被多次貶謫。他曾寫詩嘲諷唐玄宗的寵臣安祿山和楊國忠,他曾得罪過唐肅宗時掌權的宦官李輔國,他又被唐代宗時的權臣元載排擠。

 一個聰明人,卻屢屢得罪奸臣,那隻能說明這個聰明人和姦臣所行之道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

 李長安越看李泌越滿意,這樣的人才合該入她麾下才對。

 “你若當真想參悟此道,我教你一個辦法。”李長安對自己未來的臣子毫不藏私。

 李泌洗耳恭聽。

 “你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在民間活動,不要用任何貴族特權。你自己種田或做工養活你自己,你自己繳納每年的稅賦,遇到委屈也不可亮明身份,只能以百姓的身份去處理。”李長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