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詭事錄 作品

四十二 出殯

  不過這也難怪,據說徐貴早年和貨船出海,不過不少地方,家裡這些估計都是早年淘回來的玩意兒。

  這時韓大膽兒在幾個屋裡轉了個遍,東瞧西看,除了倆仨波斯風格的小瓶子小罐子,裝不下什麼東西,空置已久,擺在一邊。其他那些大點的瓶瓶罐罐,都成了存東西的儲物罐。有一個罐子收藏得比較嚴密,裡面塞了一卷紙張,打開一看竟然是佃租地契。

  老大媳婦見狀喜出望外,伸手就要去拿地契,可旁邊老二媳婦眼巴巴地望著,她也不便動手了,只能任韓大膽兒,把佃租地契又塞回去,然後留意罐子擺放在何處。估計等老頭兒一下葬,為這卷東西,兩房人就得打一架。

  韓大膽兒轉了一圈,又悄悄在兩個兒子屋裡看看,連女人的香氛胭脂都瞧了一遍,這才作罷。這時他心裡已有計較,詐屍的事情猜出了八九分!

  此時最重要的事情不在破案,韓大膽兒只怕時間來不及了,於是暗中拍了拍舅舅肩膀,把舅舅叫過來耳語幾句。誰知他舅舅聽完之後,眉頭緊促雙目圓睜,頓時大吃一驚,腦袋搖得跟撥浪鼓賽的,死活也不答應。

  原來韓大膽兒要去辦點事,趕回來之前,讓舅舅務必拖延蓋棺入殮,更不能讓徐家出殯下葬。那他舅舅能答應麼,俗話說“人死為大”,人家孝子發喪出殯,甭說他舅舅只是鄰居,八竿子打不著,就算是本家親戚,也無權阻撓人家入殮出殯,所以他舅舅哪敢答應外甥這無理要求。

  韓大膽兒卻說事關人命,讓舅舅無論如何也要拖延一陣,然後轉身出了院兒,也不管他舅舅在身後,如何擰眉瞪眼低聲喊他。他先回舅舅家騎上自行車,然後直奔最近的鄉公所去找地保。

  放下韓大膽兒咱們不表,單說他舅舅。

  韓大膽兒臨走時交代,無論如何務必拖延到他回來為止。可出殯這種事兒,外人怎麼拖延。老時年間辦白事過程裡,最熱鬧的就是出殯,總有句老話講,看出殯的不怕殯大,足以說明,出殯在舊時天津衛是個什麼場面。

  有錢的人家出大殯,那更是講究到了極致。先要入殮,把吉祥板上的死人搭到棺材裡。窮人家用的都是薄皮的“狗碰頭”,最多也就是口柏木棺材。真有錢人家可不一樣,好的得用陰沉木棺材,就算次一級的,也得是口金絲楠的棺材。

  棺材上黑漆,三道大漆掛金邊兒,頭頂福字腳踩蓮花。因為棺材頭都有個金漆寫的篆書福字,腳底下棺板畫著一朵蓮花。老時年間盜墓賊挖盜洞,一般都是挖到棺材尾部的蓮花底,然後鑿開蓮花底,爬進棺材裡偷陪葬品。這蓮花底指的就是棺材尾畫著蓮花這頭兒。

  死人入殮,長子抱頭,蓋棺上釘,然後這才要準備出殯。門口外邊立三根白杉槁,搭起脊大棚、過街牌樓、鐘鼓二樓、藍白紙花扎的綵牌樓,上寫三個大字“當大事”。兩邊鼓樂齊鳴,兩個黑紅帽信馬靈堂引路,放三聲鐵炮,由槓夫二十四名將經棺請出門外,亡靈孝子頭戴麻冠,身披重孝,手拿哭喪棒,肩扛引魂幡上寫“西方接引”。長子面前放個用紅紙包著的磚頭,手裡拿個飯碗,棺材抬出大門時候,長子把碗摔碎在磚頭上,口唸“爸爸(媽媽)留財”。

  出門上四十八小槓,後換八十人大槓,槓夫滿都是紅纓帽、綠架衣、剃頭、洗澡、穿靴子、挽穿套褲,八十人槓換三班二百四十人,擺開一字五里長蛇陣,後面跟車馬,坐著出殯的孝子親朋,浩浩蕩蕩往墳地走。當然咱說的這是有錢到了極致的,一般有錢人家也用不了這麼大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