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星月語 作品

第283章 燃眉之急

    朱標接著看了下去,其實食鹽開中政策也是迫不得已,目前邊關糧草非常短缺,邊防重要城鎮的糧食經常是供難應求。



    可朝廷目前的稅收都耗費在了賑災還有遷民和南征巴蜀上面了,還要留存必要的一部分作為突發情況的預防,林林總總的開支下財政入不敷出。



    這就導致朝廷沒有多餘的糧食,更沒有錢買糧食,也沒有運送糧食的力量,就需要藉助民間的商人,希望通過他們把糧食販運到邊關交給駐軍。



    可商人無利不起早,怎麼可能白白費力氣給你幹活兒,朝廷目前能拿出來的牌就只有官鹽了,其餘的什麼都沒有,所以中書省官員們就想出了開中法。



    這個辦法其實是取自北宋中期的折中法,當時北宋為了對抗西夏和遼國,北宋不斷縮小官賣區擴大通商區,同時推出折中法,即商人將糧食運到邊疆,核算成本,發放“交引”,商人再到京師開具證明,最後到鹽場領取食鹽銷售。



    跟如今開中法的區別倒是不大,區別就是商人拿鹽引到鹽場購買食鹽,必須運到指定區域銷售,也算加強了對鹽商的管控,省的他們拿著官鹽賣到蒙古那邊去。



    食鹽開中法就是以官鹽成本低、市場廣、利潤多為誘餌,希望既運送糧食到了邊關,又把邊疆給開發了,還把邊關經濟也擴展了。



    只不過這條政策的問題也是可以預見的,如此豐厚的利潤必然會被官宦勳貴盯上,近幾十年有朱元璋的高壓政策倒是出不了大問題,不過未來若是鬆了,那麼勳貴官員宗室皇族可都不會放過。



    朱標越看越覺得不是長久之計,最關鍵的就是鹽稅太穩定了,朱標早先就翻閱前代各朝財政收入,發現宋朝時候鹽稅的貢獻最高時可全部收入的六成以上;元朝時期更甚,八成的財政收入都來自於鹽稅。



    如此利益下放到民間確實有些危險,不過現如果不這麼做邊關問題又解決不了,大明目前雖無戰事,可邊關卻不可能不派遣大軍駐守,幾十萬人馬日日夜夜嚼用想想都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