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星月語 作品

第125章 經義策論

    宋濂捋著鬍鬚問道:“殿下可是想著多錄用些北方學子?”



    朱標對自己先生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北方剛剛平定,文風還沒有轉變過來,經義上恐怕有所欠缺,最近十幾二十年內都不可能追上南方,如此日後朝堂上的北方官員就會越來越少。”



    宋濂點點頭說道:“但科舉之事稍有不慎就容易遭到天下士子們的抨擊,殿下要慎重才是。”



    朱標緩緩點了點頭說道:“這是當然,科舉取士首在公道。但有些問題也得考慮,宋師可否做兩套考題,一套主經義,一份主試策,到時候由兩套考題中選取優良。”



    宋濂皺起眉頭想著這個方法的利弊,南方士子多讀經義,北方士子們究竟戰亂,相必對時務更有了解,如此倒是可以從兩方中擇取優良。



    而且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唐人考試重詩賦,“銓擢之次,每以詩賦為先”以至有宋朝人認為,唐朝人寫詩之所以那麼厲害,就是科舉考試訓練出來的



    “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所以不及也。”



    到了宋朝則是開始逐漸廢棄了詩賦,王安石曾跟宋神宗說:“今以少壯時正當講求天下正理,乃閉門學作詩賦,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習,此乃科法敗壞人才,致不如古。”



    宋朝就開始主考經義以及策論,到了明朝主考的經義演變成考八股文,從外在的文體形式到內在的思想都嚴重僵化。



    而不再注重試策,試策其實跟跟今天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時務提出具體問題,讓考生髮表見解,所以又稱“策問”,考生的回答則稱“對策”。對策通常是千字文,但也有洋洋灑灑寫了上萬言的對策。



    對朱標來說,讀通四書五經的書生對他並沒有什麼用處,他需要的是能解決時務,對現在的國情有了解並有一定想法的人,能輔佐他振興大明的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