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星月語 作品

第124章 南北考生

    朱標走在路上,身後的一幫人都靜悄悄的跟著他,生怕打擾道太子殿下的思慮,劉瑾現在也是戰戰兢兢的,他今天知道的事情有點多了。



    朱標還在權衡著宰相制度和內閣制度的利弊,這一但定下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更改的。



    皇權與相權雙方的關係其實可以用拔河這個運動來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別在繩子的一頭,向著自己的方向拉,這項比賽並沒有裁判也沒有勝負,但卻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不能太過分。



    在規則當中雙方互相妥協,雙方的進退都有一定限度,但不可否認的就是相權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皇權。



    朱標自然是不願意讓宰相分割他的權柄,但是政務又必須有人處理,內閣制度是個很好的機制,但是他的壯大也是不可避免的,內閣內閣,他們是皇帝的內臣,很容易得到皇帝的信重。



    有了皇帝的信重,別說是內閣大臣了,就一個九品芝麻官也能在一品大員面前抖抖威風,當然這樣的蠢貨一般也橫不了多久。



    但是相比宰相,朱標其實還是願意有個自己的秘書組織,這樣他就能將自己的公務交給他們處理,讓他們做出最優秀的解決方法,然後他要做的就只剩下決定是否用這個辦法。



    雖然在明中期後,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逐漸把持朝政,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屬首者為首輔,但相比宰相確實少了不少。



    總的來說,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諮詢機構,本身並無決策權。雖有內閣大學士大權在握的現象發生,但其權力並不來自於制度及其職位,而來自於最高統治者的個人支持與信任,他們一旦失寵,其地位便會一落千丈。



    因此,儘管有人認為明代的首輔即變相重設的宰相,但其權力與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語,更談不上制約皇權,畢竟最為關鍵的決策權在皇帝手中。



    何況還可以通過太監和錦衣衛等特務組織對內閣加以制約,再把兵部從六部當中剝離出來,與武勳們組成類似軍機處的組織,唯有皇帝才能擔任軍機處的領導,如此文武分立,維持武勳們的地位,絕不可讓他們落到宋朝時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