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星月語 作品

第七百九十二章 養蠱

 
但朱標又捨不得南洋,只能是打宋元遺民的主意了,尤其是他們在那邊還過的不好,這就是天然的基礎。

 
有苦難才有救贖,有鬼怪才需要仙神,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如果他們在當地融合的很好,那麼他們也不會自認是漢人,也就不需要依靠大明來提升地位。

 
順塔國是特例,而且南洋也不算什麼強國,只是勉強自保,絕大多數遺民都在被排斥打壓,社會地位極低。

 
黃元壽不是朱標安排的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應該是最抱有希望的一個。

 
大體還是如同養蠱似的,能活到最後整合全部力量的那個,才是大明需要拉攏安撫的南洋王,這樣的人獻土稱臣才是最合適的。

 
….

 
朱標並不

 
想依靠武力征服,南洋多雨林,土著勢力往山林海溝小島一藏,根本就不可能徹底解決掉,而大明空降的行政官員也會被排斥。

 
所以最好的情況就是南洋出現一個整合的勢力,且有完善的行政體系,由宋元遺民南洋土著貴族構成的利益體系。

 
在加上因為大明開海貿從而導致的經濟繁榮穩定,及靖海侯日益壯大的海洋艦隊,讓他們既捨不得利潤,又抗拒不了武力,才是徹底讓他們歸心的辦法,不至重滔安南的覆轍。

 
其實根本還在於利益,只要嘗試過當人,穿上舒適的衣服,吃上可口的美食,過上安定的生活,就絕不會有人去回到撿貝殼穿草蓆的野人生活。

 
據靖海侯的奏報,南洋諸國,皆無城郭,國人住屋以茅草蓋之,家傢俱以磚砌土庫,貴族也不過屋上月硬木板為瓦,破縫而蓋。

 
至於宋元遺民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剛去的時候還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掌握著耕田、造房子、打井、造紙、打造農具,這些在本土常見的技術,但逃到了南洋後,幾代之後就面臨傳承斷絕的問題。

 
因為南洋與中原相比,氣候環境差異太多,有些技術閒置下來後就容易失傳,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就找不回來了,在朝不保夕的時候,最緊要的永遠是生存,而保存傳承技術,也是需要一定的人數基礎及環境的。

 
……………

 
夜星月語

 
,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