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星月語 作品

第七百零四章 殊遇


等將雲南收復,大明的勳貴二代們也將正式開始上位掌權獨領一軍於外,他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鎮守討逆,還要配合朝廷派遣的官吏建立新的秩序。

 
比如要將雲、貴、湘、川、桂幾省分管地域聯繫起來,將境內的驛路納入全國的驛路網絡,溝通了貴州周圍四省,打通了交通的大動脈。

 
向外廣聘漢儒,多方接納文人學士,興辦宣慰司學培養各族子弟,招來能工巧匠,傳授先進的耕織技術,開置農田,發展生產,倡導彝漢融和…

 
這些說起來簡單,但等將來真要落實的時候可不容易,好在劉伯溫一早就開始準備了,有四川的支援,情況也不至於太差。

 
說起來等雲南收復,劉伯溫也得跟湯和一起回來,這老頭也是年過六旬了,身子骨一直還不好,被老朱家壓榨這麼多年,總得給他留幾年日子歸鄉安養。

 
那麼四川之政務就又不知委以何人了,能承一省之重擔的封疆大吏可不是好找的,朱標手底下的張帆李進郭翀等都還差些。

 
朝廷中樞自然也不是沒有人選,但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拿他們去填補劉伯溫的空缺還不是拆了東牆補西牆,不太合適。

 
其實朱標心中是有個打算的,只是可能有些讓人意外,不僅朝中眾臣恐怕連老朱都不會支持,那就是讓明升重回四川。

 
自古以來都沒有說讓亡國之主重回故土的,但朱標卻認為這是個極好的辦法,四川在明家手中發展的其實不錯,

 
按照劉伯溫就任後四川后傳來的奏章所言,夏先主明玉珍雖素無遠略,然性節儉,頗好學,折節下士,負川錦以為固,控全蜀而稱制,要亦偏安之令,規興文教,闢異端,薄稅斂,一方鹹賴小康焉,歷年雖不永,民至今感嘆,不能文詞間盡其賢也。

 
明夏亡於天下大勢所趨,而非殘暴腐朽,川蜀百姓對明家在亂世之中保全蜀中太平還是非常感念的。

 
川蜀需要的是穩定,不僅要穩定還要輔助穩固雲貴兩地,明家在雲南各族中很有名望,畢竟當年若不是段功,估計明夏早就吞併雲南蠶食貴州了。

 
若是明玉珍當年成了,那局面可就大不一樣了,只可惜其無論是胸懷氣魄還是運數都差些,這對一個要成大業的人來說是致命的,所以他的明夏二世而亡。

 
不過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若不是因此,其子明升也不能保全性命,甚至還有希望去建功立業,真正為明家掙得傳家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