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星月語 作品

第七百零一章 旨意

 
宋開寶八年宋太祖趙匡胤率王師圍困南唐金陵,後主李煜遣使徐鉉來遊說,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圍,謂太祖不文,盛稱其主博學多藝,有聖人之能,使誦其詩曰《秋月》之篇,天下傳誦之,其句云云。

 
趙匡胤官宦世家,高祖趙朓在唐朝官至幽都縣令,曾祖趙珽於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趙敬,歷任營、薊、涿三州刺史,其父趙弘殷任護聖都指揮使天水縣男。

 
這般家世趙匡胤自是文武雙全,對徐鉉大笑曰:“寒士語爾,我不道也!”

 
徐鉉自然不服謂:“大言無實,可窮也?”

 
趙匡胤當時攜橫掃天下之勢,朗聲作詩曰:“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只一句便讓人感覺氣勢宏大實屬不凡,徐鉉也是臉色一白,宋朝眾將都興致勃勃的等著打南唐的臉皮,只可惜宋太祖後力不足,開頭如此氣魄宏大,後面的根本接不上,一時也想不出,這時就比較尷尬了。

 
但好在打仗麼?做不做出詩有什麼關係,打不了你南唐的臉皮,那就乾脆把你腦袋砍下來,於是南唐就滅了…

 
此句數百年來也無人可對,倒不是有多難,宋朝可是出過不少詩詞大家,只是誰敢揭太祖爺的短,那不是找死,到了元朝沒有人感興趣,也沒人敢逾制對續帝王詩。

 
一直就到了如今,御史繼續言道聖上飲酒對曰:

 
“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

 
朗朗浩浩照長夜,掩盡微微無數星。

 
滔滔宏願因之起,挺軀來濟蒼生靈。”

 
“還剩一句,聖上請在京的諸位續上,以成此佳話,聖上言必有重賞。”

 
續是沒有人敢續,但不耽誤他們捋須不斷吹捧,也就是老朱不在,要不場面應該更熱鬧,朱標聽的都有些尷尬了。

 
這事其實他方才就知道了,帝王詩除了他這個留守在京的太子儲君誰人敢對續,本就是為他準備的,當然不會一點時間準備都不給。

 
眾人嘴裡誇著聖上文武雙全,順便又踩了幾腳宋太祖,目光卻是一直留意著太子殿下,宋濂等人都在心中默默對續,以免太子一時無措想不出來。

 
朱標思慮片刻念道:“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好!”

 
大氣磅礴大氣磅礴啊!我等幸哉見此佳事!

 
“太子殿下數息即對這是何等才情,真是讓臣等慚愧。”

 
“是啊是啊,此佳話成矣!”

 
無論這詩到底才情如何,是否工整得體,能有兩位開國太祖以及一位未來的太宗皇帝共作,就必定是要流傳千古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