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星月語 作品

第五百一十二章 陪都





突然監察御史鄭沂踏出來說道:“啟稟聖上,微臣以為京師為天下根本,四方瞻仰,爵位之設,當使內尊而外卑,內重而外輕。”





“今南京、北京知府與在外散知府同稱,甚失內外之統,臣以為宜改應天知府為南京尹,開封知府為北京尹,如此則國體尊而爵位適當。”





朱標突然聽到北京猛的一愣,然後這才回神想起說的是開封府,明朝洪武元年三月,徐達帶領北伐軍攻取河南,那時候不少文武群臣都建議定都汴梁,畢竟是八朝古都,尤其是宋朝國都,漢家正統。





老朱北伐前在應天招兵的時候就是於營門建立二大黃旗,兩傍立二牌,旗上書雲: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牌上書雲:九天日月開黃道,宋國江山復寶圖。





那時候老朱確實動過這個心思,四月,老朱就去了汴梁城考察,結果失望而歸,汴梁久經鍛鍊早已荒廢的不成樣子,連城牆都是破破爛爛的,想要修繕都不可能了,唯有推到重建。





老朱回京後下令改汴梁路為開封府,置河南中書分省,省治開封府,同年八月,以開封府升格建為北京,位居陪都,重建開封城,





所以開封府確實是如今的北京城,只不過一直以來也沒人提起此事,畢竟太破了重建也沒完成,所以都是以開封府直稱,倒是少以北京為名。





中書參政塗節上前道:“臣附議,兩京府城位格尊貴,其知府也當格外擢升,這在宋朝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禮部尚書與身旁的兩位尚書小聲交談幾句也上前附議,翰林院等官員對這種事情自然也是上趕著力挺,地方文官之首本就多出自翰林院,在有兩個品級高的自然是好的。





朱元璋倒也沒什麼意見,京城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別說稍微提升一下,就是直接提到正二品又能如何,在京城這種政治中心,一個知府難有什麼作為,能維持任期平穩就是祖宗積德了。





朱標這時候轉過身子對自己父皇躬身說道:“啟稟父皇,兒臣有奏。”





聽到朱標的話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原本還要踏出腳步附議的官員們默默將腿腳收好,如果太子殿下是反對這件事,那他們在這麼附議也無濟於事。





這種可允可不允的小事上,只要太子殿下說話了,那麼聖上就算為了維護殿下的威儀也一定會答應下來,不可能為這種事削了殿下的體面。





朱元璋也把目光投向兒子,有些疑惑這件事應該沒什麼問題,怎麼向來在早朝上沉默寡言的兒子要插手了,不過也無所謂,無論他贊成與否應下就是。





“太子說吧,咱聽著呢。”





“是,兒臣同樣附議鄭御史之言,南北京城知府確實應該格外擢升,但兒臣以為當去開封府陪都之位,升北平府為北京,為我大明陪都。”





…………………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