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四百七十章:朱標不信燕藩軍人都如此

以前哪怕是用厚實的勞動布做軍裝,再配上武裝帶,給人的感覺,多少也有些鬆鬆垮垮

可自從改換帆布後,鬆垮問題,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嗒嗒嗒……

整齊的步點聲響起。

吸引了朱樉、朱棡等人的注意力。

一群人齊齊看去。

一個營的將士,率先從遊輪列隊下來。

和上次陸軍第一鎮回來時有相同之處,也略有不同。

經過老四時,每一個將士整齊劃一舉手敬禮,眼中的尊崇十分明顯。

朱樉小聲道:“老四,叫一個將士過來給我們瞧瞧。”

朱棣聞聲,含笑扭頭看了眼朱樉,又看看其他兄弟們。

“章志明!”

“到!”朱棣喊聲響起時,第一個營,隊列最後面一名將士,大聲回應,立正,轉身後,小跑著來到朱棣面前。

立正敬禮,大聲道:“第一鎮第一協第一標第一營第一隊士兵章志明向王爺報道!”

朱棣舉手敬禮,“秦王他們想和你說說話,秦王他們問什麼,伱就回答什麼。”

“是!”

章志明立正轉身,來到朱樉面前,敬禮,“士兵章志明向諸位王爺報道!”

朱樉等人微微愣怔。

很快就明白。

這舉手敬禮報道,應該類似於拜見。

朱樉為首皇子們,捶胸回禮。

軍禮畢後。

朱棡率先開口,好奇聞:“你原名就叫章志明嗎?”

不怪他好奇。

百姓起名字,不可能這麼文縐縐。

“你是讀書人出身?”

章志明臉上泛起憨厚笑容時,朱棡就知道,老四麾下這位士兵,絕不是讀書人出身。

章志明大聲回答:“稟王爺,我家是泥腿子出身,家裡面沒有一個會讀書寫字的,我以前叫章魚蛋,是福建閩縣人,章志明這個名字是職部在軍中讀書識字後,自己起的,卑職的兵役牌、身份牌,現在已經改為章志明。”

話中,章志明從脖子中,掏出一塊帶有弧形,繫著繩子的小鐵片。

朱樉、朱棡兄弟們好奇湊過去。

看到上面寫著一串數字,以及章志明的名字。

朱樉好奇問:“這塊兵役牌,有什麼用途?”

隨即,章志明解釋道:“稟諸位王爺,若是職部在戰場上出事,這塊兵役牌可以幫助確認職部的身份,然後對照軍中兵役冊上的籍貫、父母信息,就能知道職部的家庭信息。”

“若是職部退役,乘坐海船,有這塊代表服兵役的兵役牌,傷殘則可以免船費,未傷殘……”

“若是職部退役,地方發生匪患,職部只要出示兵役牌,就能號召鄉土村社青壯,聽從職部命令,抵抗叛亂、匪患……”

……

朱樉、朱棡驚訝對視。

他們沒想到,這樣一塊小小兵役牌子,竟然有這麼大的作用。

退役?

這麼優秀的將士,老四竟然捨得讓他們離開軍隊?

也不知老四怎麼想的。

培養一個士兵識字,應該不容易吧?

朱樉懷著難以理解的心情,打量著章志明一身行頭。

靴子和將領的略有不同。

將領的鞋面是皮革做成的,普通士兵的鞋面和靴筒一樣,都是幾層帆布縫製而成。

靴筒側幫,有一排紐扣,扣上紐扣後,就把褲腿緊緊束縛在裡面。

上次陸軍第一鎮回朝助戰時,還是打著綁腿。

穿的也是千層底布鞋。

如今,都換成橡膠底筒靴了。

從這一小細節,就能看出,老四燕藩經濟和技術的長足進步。

這一細節。

朝廷就做不到!

錢姑且不說。

這技術就沒有!

咚咚咚……

朱樉被金屬聲吸引,抬頭,就見老五朱橚站在旁邊,屈指敲擊章志明背在背後的帽子。

用一根繩子,掛在脖子上。

朱橚指著黑漆漆的頭盔,驚訝道:“這是鐵做的?”

章志明取下鋼盔,在朱樉等人注視下,笑著解釋,“這是鋼盔,用鋼做的。”

話中,取下大簷帽,露出一個留著短寸的大腦袋,然後把鋼盔戴上去,“職部上戰場殺敵、日常作訓要戴鋼盔,剩下的時間,就戴大簷軍帽,軍帽算是一種日常禮服。”

朱樉兄弟們面面相覷。

老四給燕藩陸軍置辦這麼一身行頭,得花多少錢啊?

讓章志明歸隊後。

朱樉兄弟們快步往前走去,向站在碼頭前面,向下船將士敬禮的朱棣低聲詢問:“老四,現在你們裝備一名普通將士得多少錢?”

朱棣舉手向經過士兵回禮同時,低聲道:“比以前多花了二兩銀子,帆布軍裝甚至比以前的勞動布軍裝更省錢,不過,兵役牌、筒靴、鋼盔這些製作,即便我們兵工廠自己做,儘可能控制成本,增加的費用也不少。”

“四哥,有必要花這麼多錢嗎?”朱桂不解道。

朱棣餘光看著眾兄弟點頭,十分贊成老十三的話。

笑道:“值得,這些細節,能增加將士們的榮譽感,另外,還有一些其他作用,就好像鋼盔和大簷帽吧,其實,有了鋼盔,似乎也不需要軍帽了,可將士們日常休息時,出營活動,又比如,去鄉土村社參加一些幫扶勞動,如果帶著鋼盔,太嚴肅,不利於和百姓打成一片,所以多花點,做一頂軍帽,值得。”

“當初把藤編頭盔,換成鋼盔,其實我也是迫不得已,世紀大橋建成後,一千個小鋼爐生產的鋼,突然間沒有用處,荒廢停產又太可惜……”

他比誰都清楚,大規模的需求,才能促進技術的進步。

也正是因為當初,想盡各種辦法,不惜動用燕藩財政補貼,購買一千個小高爐煉出來的鋼。

用於製作鋼盔等一系列事情。

才維持住生產。

一年後,就有工廠搞出了,大量使用鋼材的新式馬車。

後面的鐘表發條。

自行車。

現在的鋼消耗,已經供不應求了。

又加上人力短缺和成本的原因,鍊鋼廠,哪怕是燕藩政權控制的。

可匠人們,以及主持工廠的主管們,都十分牴觸,繼續增加小鋼爐。

一致認為,單純的擴建小鋼爐,遠遠無法滿足,新式馬車、自行車、以及鋼筋水泥建築不斷普及後,鋼材消耗量。

於是就有了靳宓提出來的生鐵、熟鐵漿直接在高溫轉爐內混合鍊鋼的轉爐鍊鋼想法。

並且,朝著這個方向,不斷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

事實證明,當初用燕藩財政補貼的方式,購買鋼材,燕藩政權去消耗鋼材的決定是正確的。

這件事,不光發展了鋼鐵冶煉。

同時,財部的經濟研究司還從這件事,提出了一個經濟概念:如何擴大需求!

……

一隊隊將士,下船登岸後,在碼頭迅速排列成方陣,在成千上萬雙眼睛注視下。

跟著已經開拔的方陣,前往休整大營。

呂本坐在輪椅上,看著從面前經過的一個個方陣,臉色十分難看。

事實證明,胡惟庸錯了!

這些陸軍丘八。

和海軍陸戰隊的丘八擁有一樣的氣質!

呂本暗暗捏緊拳頭。

……

混成騎兵協最後下船。

將士們牽著一匹匹溜光水滑的健壯戰馬,從船上下來。

在碼頭翻身上馬。

戰馬頭部、馬背、兩側腹部,披著黑色的帆布,馬腹兩側,一側掛著騎兵窄而細的騎兵刀。

一側掛著一杆火銃。

將士們威風凜凜坐在馬背上,一手兜著馬韁,一手向朱棣敬禮,列陣前進。

朱樉感慨道:“老四,你這混成騎兵協威風,這戰馬養的好啊。”

這麼敗家的裝備,也就老四燕藩才能支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