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 作品

第268章 丙卷 送君千里,不須一別(大月

陳淮生皺起眉頭:“你們這麼做,不怕月廬宗和天鶴宗報復?還有這般情形,如何讓我們重華派相信你們閔家?”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宗族和宗門,兩者利益,何為大何為上?

閔餘蓀也知道自己必然會面臨這個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對任何一個宗門,只要要招收宗族子弟為弟子的宗門,都要面對,除非只招寒門雜姓,其他一概不錄,但這顯然難以做到。

像滏陽道這邊,基本上就是七八十個像閔家,或者略小於,或者略大於閔家這樣的宗族在地方上佔據主導地位。

如果以滏陽道接近二百萬人的比例來計算,大概每年出生的道種大概在千人上下,那麼這些宗族子弟大概佔據了八成,而寒門雜姓只佔兩成,重華派不可能放棄八成比例的宗族子弟,而只招收兩成的寒門雜姓子弟。

閔餘蓀嘆了一口氣:“陳道師,我先前就說了,我們的確有幾名子弟在月廬宗和天鶴宗,但他們境界並不高,最高不過練氣七重,可即便是這樣他都不太願意再把宗門內情況告知我們了,告知的也都是一些眾所周知的情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他在宗門內發展甚好,或者認為宗門才是他未來的歸宿時,宗族也就置之腦後了,……”

坦然地迎著陳淮生的目光,閔餘蓀吐出一口濁氣:“當重華派都成為大家心目中仰慕憧憬的修行聖地時,它根本無需擔心,所有人都會自覺地下意識地擁戴忠誠於它,至於宗族,呵呵,像閔家這樣的宗族,您覺得會對重華派有什麼威脅麼?再說了,閔家也一樣希望重華派發揚光大問鼎一方,這樣才能更好庇護我們閔家,可以說閔家希望能夠和重華派做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很中肯,也很客觀,陳淮生也知道是這個道理。

和大趙那邊情況略有不同的就是河北之地這種非修行門閥世家的小宗族家族在地方上勢力很大。

他們不屬於那種修真門閥世家,而是純粹以姓氏聚居形成的宗族家族,僅有的優勢就是人口優勢,而這個優勢帶來的道種人才優勢。

但沒有修行宗門作為支撐,這種道種人才優勢毫無前景,也毫無意義。

所以他們需要宗門。

一個宗族家族多則數萬人,少則幾千人,這與大趙那邊這類宗族家族所佔比例只有不到三成的比例恰恰相反。

當修真成為這些個體的追求極致目標時,很顯然個人利益是絕對凌駕於宗族家族之上的。

挑開了這個話題的薄紙,就沒有什麼話題不能提了。

重華派需要這些地方宗族敬獻什麼,而重華派能給予這些地方宗族什麼,都可以挑明來說。

閔餘蓀也意識到了眼前這個青年老練世故程度大大超出了他最初的預計。

但對於閔家來說這是好事。

如果能夠把閔家的想法訴求帶給重華派高層,讓閔家成為重華派最早接納的一撥種子,閔家強盛可期。

三日行程走下來,陳淮生覺得這閔家父女還真的是良伴。

閔餘蓀健談,而且對河北之地情況爛熟於胸。

或許是危機感壓頂,讓閔餘蓀這一二十年來一直在尋找閔家圖存的路徑,所以對河北之地宗門、世家、散修、異修乃至妖獸活動情形都花了許多心思去了解,這正好成了這幾日二人之間的最好談資。

閔青鬱雖然不及其父那麼健談,但是卻言之有物,言必中的。

穿過翟穀道,進入湯水道,三人一直走到了天王渡。

就是那個遭遇鰲龍的天王渡。

“鰲龍只能算是大河上最兇悍的存在,水性和土性雙屬性兇獸,雖然比起赤螭、青蛟這一類鱗類神物略遜一籌,但其壽命悠長,嗅覺感知靈敏,防護力極強,基本上都是五百歲以上才會從河底泥濘中出來拋頭露面,就算是紫府也很難一擊斬殺,除非有水性神器。”

看著滔滔大河,這時候正是大河水勢最兇猛的時候。

眺望河對岸,因為水汽雲霧在河面升騰,只能隱約可見,飛槎不能渡,只能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