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李靜 作品

第49章 細說袍哥會

  袍哥以前喊的口號是“不整普通人,不吃窮苦人,不害讀書人。”過去但凡有人壞了規矩,比如欺壓普通人強搶婦女什麼的,那就要跪在堂口前接受“三刀六洞”懲罰。

  具體做法是讓一個不懂事兒的小孩拿著粉筆在犯錯之人身上畫圈,畫在哪裡便用刀捅哪裡,三個圈要是畫在腿上胳膊上還好,人事後還能活下來,要是萬一小孩兒頑皮把圈畫在人腦門上了,那絕對死翹翹了。

  很多專家都說袍哥們最講究仁義禮智信,完全不接受下九流人加入他們,這話不對。

  最鼎盛時期,袍哥會全國總人數超過了千萬,說這其中沒有下九流門人根本不可能,只不過上頭高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但下九流中獨有一門永遠加入不了袍哥會,那就是剃頭匠。

  七八十年代那陣以成都為例,曾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跑遍全城找不到一家理髮店,頭髮長了往往都是家裡人或者領居們互相隨便剪一下。.m

  那陣子沒人敢明目張膽在那裡開理髮店,現在什麼託尼老師要是生活在那個年代,那會被袍哥拖出來活活打死。

  造成這一現場的背後原因很簡單,滿清入關後,剃頭匠幫漢人剃了頭留了大辮子,所以袍哥便十分仇視這一職業。

  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上頭對袍哥的態度是“原地解散,繳槍不咎,”但因為1950年成都發生的一件事兒,讓上頭對袍哥會的處理態度改變了,變成了“立即清算,反抗逮捕”。www..m

  因為那一年袍哥會總舵主陳某某病逝了,成都萬人送葬,超過了五萬人披麻戴孝,流水席和戲班子三個月不斷!這場白事兒下來的花費了超過70萬現大洋,這些錢全都由各地袍哥募捐籌集所得。

  上頭一看,這還了得,這在社會地方凝聚力也太強了,必須管了,於是經過幾年整治,明面上的袍哥會幾近消散了。

  同一時期,遠在北方的長春會就聰明多了,它們在鄭大炮指揮下表現的十分低調,絕不聚眾,絕不搗亂,以至於當時很多人甚至都以為連長春會也解散了。袍哥會在五十年代中期解散後,有相當一部分有本事的人都悄悄被長春會吸納了,這才成就瞭如今長春會江湖第一大幫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