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 作品

第四十章 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性





“那個時候的生產力並不怎麼樣,都是用名為耒耜的工具一點點翻土,只憑一戶人家是無法完成,所以只能結成八戶人家出十幾個二十幾個壯勞力,喊著號子齊頭並進,家中婦孺聚在一起做飯送水……這就是當時受限於生產力而結成的協作的生產關係。”




畫面上隨著李清的話語逐漸浮現出先秦時代耕作的畫面,李世民看著那熱火朝天的影像,彷彿身臨其境一般。




“而牛耕以及鐵質農具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生產關係,哪怕一戶只有單個的壯勞力農民,也可以耕種足以維持生計的土地,因此井田制協力耕田的最大意義不復存在,也因此新的生產關係形成,農民以戶為單位佃種地主的土地,按照比例來繳納地租。”




“由此也誕生了新的階級,是為地主階級。在兩漢時期稱為豪強地主,在魏晉隋唐時,稱為世族地主……而李哥你,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頭子,是地主階級的代言人。”




李清說到這裡,揶揄地伸手指指李世民。




“那這些和王朝週期律又有什麼關係呢?”




李世民聽是聽明白了,但是二者之間的聯繫卻沒聽明白。




“這還不好理解?按照階級敘事的觀點,地主和農民屬於兩大對抗階級,在王朝初年,兩個階級之間處於一種相對的平衡,當地主與農民之間階級矛盾尖銳化的時候,特別是由於封建政權的苛徵暴斂,導致大量的農民走投無路,進而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終導致王朝覆滅。”




“每一次重要的農民起義都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地主階級,推動了封建生產關係的調整,從而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而新的王朝重新進行著這一循環,就像是一個死結一樣。”




李清的觀點足夠新穎,也足夠振聾發聵,李世民幾乎是一點就透。




“所以,賢弟的意思是,通過發展生產力來改變王朝週期律的死結?”




李清給自己灌了一口可樂潤潤喉,繼續說道:“如果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像是發展出之前我們看到的拖拉機,收割機,這樣的話哪怕很少的勞動力都可以產出足夠大唐消耗的糧食;其次,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巨量的勞動力,工廠也可以吸納相當多的走投無路的失地農民,將他們轉化成工人,這樣就避免了他們鋌而走險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