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第255章 金殿面君

因為左側是文官走的,右側是武將們走的。禮記有云“君子居則貴左,而在用兵之時則貴右。”

大宋與讀書人共天下,朝中顯官們以文官們為尊。而武將們自太祖杯酒釋兵權以來,不但權力被削減了很多,待遇也是大打折扣。

就拿楊家來說,天波府楊家雖然為大宋的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但楊家從老令公楊繼業開始,就沒有過像樣的封爵。縱使楊家幾代人滿門忠烈,現在楊門的當家人楊懷義也只是承襲楊延昭留下來的保靈侯。至於楊家其他的封爵,都因為無人可繼承,便都裁撤掉了。

還有就是在官階上,大宋武官的官階就比文官本質上要矮上半級。

甚至武將的最高職銜“太尉”現在也只是個吉祥物封號罷了。

真正掌握實權的是樞密使。

但是樞密使也要看戶部這個派發糧餉的臉色。各地武將的任免除了看軍功之外,更要看吏部堂官們的臉色。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宋的元帥,將軍們是沒有戰時指揮權的。而真正掌握軍權的是皇帝派去的文官監軍。只有監軍同意之後,武將們才能根據自己的意願作戰。不然的話,就算你“謀反”。

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作戰最忌諱的就是“軍令不一”。軍令不一,指揮混亂。士兵們自然也形成不了什麼有效的戰鬥力。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宋的軍隊能不能打勝仗,除了軍事主官自己的才幹和士卒是否用命外,更重要的是委派來的監軍是不是一個愚蠢且難纏的傢伙。

正是因為武將地位相比文官要低,因此哲宗特意安排趙穆走左側。若非趙穆身為有爵位的宗親,不能科舉入仕,不然哲宗還真想安排趙穆走“科舉取士”這條路上位。有了功名在身的話,以後也能威服那些文臣。

隨著聲聲宣召聲,趙穆漫步走進了大殿當中。

只見這崇德殿,四周八根龍柱。文武百官手執朝笏分列兩旁。一條明晃晃,口含龍珠的金龍位於哲宗御座的上方。

如今的哲宗皇帝身穿朝服正襟危坐,盡顯天子威儀。

趙穆依禮向哲宗朝拜:“臣!趙穆!參拜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