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義結金蘭

他看這些蠻子,深入中原腹地,似是不懷好意。因此送走段譽後,便暗中查查。然後又把在松鶴樓的“誤會”完美銜接。

這套謊言下來,縱使是閱人無數,江湖閱歷極深的喬峰,也被趙穆這三言兩語唬住了。

喬峰思慮之後說道:“沒想到西夏人也摻和了進來。罷了!眼下對方尚無動作,且大宋和西夏又屬藩國。貿然動武的話,怕是會惹來什麼不必要的麻煩。敵不動,我不動,看看這些西夏人到底想做什麼。”

喬峰知曉西夏人是衝著他來的,段延慶已經給他下了惠山之約。只不過他覺得趙穆來歷不凡,還是暫且不提此事為好。

趙穆說道:“喬幫主此言在理。”

雖然宋遼,大宋與西夏之間明爭暗鬥多年,都在背後捅刀子。

但雙方在明面上依舊保持著表面上的“和平”。

當年宋真宗趙恆與敵國契丹在澶淵簽下辱國之盟,宋遼兩國自此便結束了多年的大規模的互相征伐。宋遼為兄弟之國,互為“南北朝”,儘管之後雙方之間小動作不斷,但明面上的禮數還是顧全的。

而西夏國主李元昊,在幾次對宋戰役後,面對宋遼徹底達成合議的結果。也只能在遼國的調停下,對宋稱臣。

自此在西夏稱臣,遼國稱弟,而大宋都給兩家歲幣的份上,三個國家便維持著現在這樣的表面和平。

既然西夏人能大批的來到中原腹地,必然是得到了大宋官府的同意的。若是對方尚未行動,自己這邊先動手的話,西夏人借題發揮,不免兩國“兵鋒再起”。

喬峰此時笑道:“哈哈,小兄弟也是這般俠肝義膽,為國為民之人。就是小兄弟這身武功,怕不在喬峰之下。但為何卻不曾聽聞小兄弟的名號?”

趙穆回答道:“呵呵,趙某雖有武藝,但不輕易涉足江湖。喬幫主自是沒有聽說過。雖然喬幫主沒有聽聞過在下的名號,但喬幫主俠名如雷貫耳,在下卻對喬幫主神交已久。之前一直無緣得見。今日得見尊榮,又能與喬幫主斟酒對飲,趙穆著實三生有幸的很!”說著趙穆又對著喬峰施了一禮。

喬峰見狀連忙還禮笑道:“小兄弟客氣了,喬峰不過一介武夫,承蒙小兄弟看重了。喬峰是個粗人,平生喜好不過喝酒而已。今日與小兄弟對飲著實暢快。小兄弟酒量好,為人豪爽,而且同是‘憂國憂民’的能人志士。喬峰此生閱人無數,但能讓喬峰佩服的卻沒有幾個,你我今日也算是投緣的很,若小兄弟不棄,喬峰願與小兄弟義結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