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178章 利益交換





上面記載著順天府“按照既定捐贈章程,開辦振捐相應虛銜”,順天府籍秀才傅檢以贊助關外兵餉為名,以秀才身份捐納監生,計白銀七十二兩五錢,以此獲得了進入大周朝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的資格,也算是步入了大周朝書海宦途的最低門檻。




傅檢暗道,朝中有人就是好辦事呀,要不然這個國子監捐納監生的名額,不一定就能著落在自己頭上。




既然此次實繳白銀七十二兩五錢,那就等於是說,王成學還替自己墊付了二十多兩銀子。傅檢哪怕對於人情世故再不懂,也不可能讓王成學吃這種暗虧。




他便趁著王成學辦酒請客的機會,給他送了五十兩銀子的賀禮。




王成學心情很高興。他剛在紫檀堡鄉下萬柳園六期,入手了一套二進四合院,手頭上正緊張著呢,有了傅檢這一大筆賀禮,他便可以多支撐一段時間了。








喜歡重生於紅樓末年請大家收藏:重生於紅樓末年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兩人對於這一次利益交換,都感到非常滿意。




酒宴過後,王成學便帶著房中侍妾,離開了北平城中,到紫檀堡鄉下就職去了。




據說,王成學去農學堂主持工作,也是王允大人給他出的主意,畢竟土豆豐收在即,如果王成學能在農作物種植和食用的推廣上,做出貢獻,由此進入忠順王陳西寧和內閣首輔張楚大人的視線,也並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到時候,王成學身上的這個虛銜,便有可能由虛變實,重新謀一個更好的官身,也說不一定。




王成學的動向,讓傅檢倏然一驚,他覺得自己真是有些太遲鈍了。




連王允、王成學父子倆,都看出了今上和忠順王對於土豆種植和食用一事非常關注,內閣首輔張楚大人和戶部尚書畢景曾大人,更是一直全程督管。




據說,戶部已經奏請今上,請動了九門提督府派出數百兵丁,日日夜夜守衛在紫檀堡鄉下,確保這次土豆收穫不摻雜絲毫水分,也不受其他任何因素影響。




只要再次如周進所言,土豆單季畝產在經過大面積種植以後,能仍舊達到一千斤以上,且具有廣泛的食用價值,那麼接下來,朝廷必然要將土豆推廣作為一項善政,或者擇一兩個州府試點,或者擇一兩個行省全面鋪開。




傅檢也曾收到過周進這廝贈送的數十斤土豆,早已被他吃到了肚子裡,他心裡很清楚,土豆畝產很高,且營養成分全面,營養結構合理,而且抗旱能力較強,確實是一個比較優良的農作物品種了。




周進由此獲得成功,可以說是鐵板釘釘,再無任何懸念了。




王允、王成學父子倆選擇在這個時候中途插一腳,只不過是想要分一杯羹而已。




因為,朝廷在推廣土豆的過程中,勢必要選拔一些對土豆種植比較熟悉、具有一定經驗的人,分赴各個地方公幹、監管。




那麼,作為桃李書院農學堂堂主,王成學又提前有了尚寶司司丞這個虛銜作為鋪墊,接下來,他便有可能安排到各個州府出任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等職,甚至直接擔任州判都有可能。




王成學如果幹得好,搭乘了土豆種植推廣的順風車,他背後又有一個出任順天府尹的父親,運作得當的話,一路升上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誠然,王成學以監生入仕,做不了太大的官職,但若能混個六品通判,那還是有一定希望的。




想著兄長傅試也是順天府通判,家中有著數百奴僕,妻妾成群,金銀財寶不知凡幾,傅檢不禁有些心頭火熱起來。




“幹!”傅檢大喝一聲,給自己鼓氣道。




雖然說,桃李書院下設農學堂堂主這個職務,已經被王成學給佔據了,但傅檢畢竟是桃李書院院長,他也並不是沒有敲一個邊鼓、蹭一下熱度的可能。




目前的形勢是,周進對土豆單季畝產千斤很有信心,朝廷也對土豆單季畝產千斤很有信心,不然也不會暗中給周進放水,讓他僥倖高中春闈,拿到了同進士出身的功名。




周進雖然還未確定去向,但北平城中早已流言紛紛,說他即將擔任京郊縣令,他在京郊完成土豆種植推廣任務之後,勢必有可能進入戶部,負責農作物試驗和品種開發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