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135章 強買強賣(一)

 保安隊的存在,成為了萬柳園小區的最大賣點。

 近段時間以來,詢問萬柳園四期何時開賣的人,已經陸陸續續有了一些。

 但周進、陳也俊、衛若蘭等人,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萬柳園三期,好歹還完成了土地平整,打好了地基。

 可這萬柳園四期,基本上還停留在紙面上,拿什麼去賣呢?

 周進雖然是房產開發商,但他可不是上一世許皮帶那種黑心開發商,挖一個水坑就敢賣房子,導致多少人血本無歸呀?

 “萬柳園小區的建設必須要加快,房子建得越多,人口聚集效應就越強,才能真正將紫檀堡這個盤子撐起來。”周進斷然說道。

 經過商量,眾人決定下半年務必要卯足力氣,在保證完成萬柳園三期建設的基礎上,至少再開發建設四、五、六期,面向市場合計推出八百套房子。

 除了能給眾人帶來數萬兩銀子的收入之外,還能給紫檀堡附近帶來大量人口。

 等到規劃中的萬柳園八期房屋全部交付,萬柳園小區內,就能有大約八百戶人家,每戶人家包括主子和丫鬟婆子們在內,以八到十口人計算,就有五六千人的規模了。

 到時候,便可以懇請趙光南縣令,直接把大興縣衙門搬遷過來了。

 從原則上來說,趙光南縣令當然同意周進的建議。

 紫檀堡的開發建設,對趙光南縣令來說也有好處,要不是輩分不對,他都恨不得親口喊周進一聲哥。

 要知道,在大周朝的官場上,素來有“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的說法。

 所謂“知縣附郭”,意思是說,知縣大人和知府大人在同一座城裡開衙辦公,這樣知縣大人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知府大人的牽制,不僅身心俱疲,行事上也廣受掣肘,根本就沒有那種“破家縣令”的威風。

 而所謂“附郭省城”,就是知縣、知府、巡撫同在一城。

 至於附郭京城,在天子腳下做地方官,那就更不用說了。

 國子監司業王允轉任順天府尹之後不久,便推薦了他的老部下,即國子監助教趙光南轉任大興縣令。

 國子監助教秩從七品,大興縣令秩正六品,趙光南的這次升官,可謂連升三級,自然令他欣喜若狂。

 唯一讓他苦惱的是,這大興縣衙設在安定門南的教忠坊。

 要知道,北平城中,王公貴族雲集,六部堂官、司官更是如過江之鯽。

 可以說,這裡面隨便拎出哪一個人,都是他這個大興縣令所得罪不起的。

 趙光南在正式上任前,他的頂頭上司,即順天府尹王允,便和他談過一次話,授意他做這個京縣父母官,務必要對上諂媚,對下驕橫,才能儘早穩住局面。

 趙光南乃讀書人出身,外儒內法的道理,他又如何能不懂?

 有順天府尹王允替他撐腰,趙光南雖然在這個大興縣令的位子上,做得四平八穩,遊刃有餘,但上頭有無數個緊箍咒的感覺,畢竟讓他很是不爽。

 若是按照周進的提議,將大興縣衙搬遷到紫檀堡,雖然離城才二十里地,但總好過在一大幫上司們的眼皮子底下辦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