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 89 章

 若是短見之人,此時只怕要嗤之以鼻。區區幾部書罷了,即便時下書籍值錢,也比不上成箱的金銀珠寶,還有這些工匠們能造出來的東西有限,至多不過是取樂。

 可真正治下的上位者,才能明白這些東西與人背後的意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不管大齊給他們多少賞賜,也終有用盡的一日。但技藝學會了,便一直存在。羅良說是百族,但其實人少武器落後,遠比不上大國的文明。和中原比起來,他們的農耕方式更為落後,包括紙張,至今用的還是麻紙或是布帛,想要用紙,都得找漢人採買。

 林林總總,似這般的情況著實太多。

 諸明月算是其中觸動最大的人,她想盡辦法要改變羅良落後的現狀,但就連中原薄有財帛的寒門們都難以求書,何況是他們這些“蠻夷”?

 崔舒若的舉動,可謂是正正好騷中他們的癢處。即便知道東西不是這麼好拿的,卻也不得不動心。

 諸明月主動入套,她配合崔舒若,“怎敢受聖人如此禮遇,實在叫我羅良氏族受之有愧,他日若有驅使,我羅良必定盡心盡力。”

 “郡主多禮了,羅良既然投靠了我大齊,羅良的子民便也是我大齊的子民,聖人自當一視同仁。既是我大齊子民,談何受之有愧?”崔舒若用最輕柔的語氣,揭示出她此行的目的。

 既然你羅良投靠了我大齊,就該乖乖聽話。只要你們安分,便永遠有肉吃,否則……

 崔舒若的一口一個大齊子民,能聽懂的自然不會只有諸明月,其他的族長們聽懂的也不在少數。此時一個個都緊皺眉頭,目光大喇喇的盯著崔舒若。被這麼多雙眼睛盯著,但凡膽子小點,怕都是要緊張結巴的,可崔舒若視他們如空氣,毫不在意。

 她換了個舒服些的坐姿,手朝後一伸,行雪將早已準備好的文書遞到崔舒若的手上。

 崔舒若貌美,仙姿佚貌,初時還有許多人因此不自覺的想崔舒若投去隱秘的目光,可到現在,不管她有和舉動,瞧著多美,都叫人不敢覬覦。

 人會想將路邊的花折下,卻不敢冒犯對自己能有生殺予奪之權的人。

 崔舒若毫不避諱的將文書攤在案上,“這是聖人特敕的文書,憑此便可暢通無阻的在大齊任何一處地方販賣羅良的貨物。皮毛、草藥等等,羅良盛產的東西,皆可。

 若是郡主允可,在原先的縣令府衙外,將專設坊市,令中原商人往來。”

 僅僅憑崔舒若前面帶來的匠人及書籍們,尚不能讓諸明月徹底動搖,可加上互市的條件,諸明月的心怕是徹底偏了。

 羅良礦產豐富,山脈綿延,好東西數不勝數,奈何山高險峻,又不能私自將東西販賣進中原,便只好任由少數商人以極低的價買去他們的貨物,再高價賣到中原。

 若是能解決此事,即便此時不能細算,諸明月也清楚能給羅良人帶來多大的好處。

 諸明月本就是極為識時務的人,橫豎羅良不可能厲害到侵佔整個中原,那就只剩下投靠一個選擇。否則,每每等到糧盡不得不搶奪漢人財物的時候,再與漢人軍隊打上一仗,元氣大傷,如此往復,最後羅良在湮滅的在史書之中,廖廖提上一句,南地有蠻曰羅良,於齊期間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