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23.案發現場

 一眾人等被衙役用繩子捆起來串聯在一起,連同押解的官差一併綁了,帶他們回縣衙。

 許院判自然是不能被綁,朝廷命官即便是犯了命案,未查清之前,也需以禮相待,因此他自然正常五品官員該有的待遇,坐著馬車舒舒服服地去縣衙。

 伯景鬱他們就得被捆著押送回縣衙。

 路上遇到庭淵的馬車。

 庭淵也聽見外面的動靜,掀起簾子,看到伯景鬱和驚風都被捆著,也是相當地驚訝。

 但他想伯景鬱既然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必然是有自己的打算,也就沒多事,與他點了個頭,便去與哥舒會合。

 這一路馬車跑得飛快,都快給他顛吐了。

 等到了客棧時,人已經快散架了,是駕車的守衛將他從馬車上攙扶下來的。

 這一路跑得飛快,從居安城到這裡的縣衙,又從縣衙到客棧,上午出門,這下午才跑到,路上跑了少說兩個半時辰,庭淵粗略估計今天怕是跑了得有六七十里,跑得他在馬車內不是撞頭就是撞肩。

 走上兩步險些就跪在了地上。

 若非身邊的守衛攙扶得快,他就已經要磕在石頭鋪的路上了。

 哥舒聽到馬車的聲音,從屋裡出來,便看到庭淵蹲在路邊起不來,整個人臉色蒼白。

 他快走了幾步來到庭淵身邊,“可還好?”

 庭淵擺了擺手,“讓我緩一會兒。”

 哥舒責備地看向趕車的守衛,“你怎麼趕車的。”

 庭淵:“不是他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從前出門馬車都是慢行,突然跑得飛起,就像平常上班開40-60邁,突然有人在盤山公路把車速提上了120,這七拐八拐的不暈都不行,何況即便是古代的官道,也不是水泥路那般平坦,而是泥沙與石頭鋪成的。

 曹縣令出來就看到這一幕,簡直不敢相信,“哥舒縣令,這就是你說的知交?”

 哥舒璡堯介紹道:“這位是庭淵庭公子,出身居安城庭家。這位是本縣的曹縣令。”

 曹縣令:“原來如此,久仰久仰。”

 庭家在居安縣周邊幾個縣也算小有名氣,曹縣令自然是聽過庭家的名號,不過是頭一次見到這人。

 庭淵回禮,“見過曹縣令,如今這狼狽的樣子,曹縣令莫要見怪。”

 曹縣令忙擺手:“哪裡哪裡。”

 緩過勁來,庭淵與哥舒和曹縣令一起進入客棧。

 哥舒道:“囚犯死在樓上的房間,昨夜大雨下了一夜,院子裡沒有任何的痕跡了。”

 庭淵一看又要爬樓,深深地嘆了口氣,他現在還真沒這個力氣爬樓。

 哥舒問:“要不我揹你上去?”

 庭淵擺手:“不必,我休息片刻,自己能上去,現場是個什麼情況?”

 曹縣令立馬將剛才負責調查的捕頭叫了過來,“給這位大人講講你們的調查結果。”

 那名捕頭道:“是。”

 隨後給庭淵複述了一遍調查的內容,“昨夜大約是戌時五刻時,客棧裡所有人幾乎都聽到了一聲慘烈的尖叫,聲音來源是地字號的己號房,裡面住著兩名官差和一名囚犯,其中一名較瘦的官差陳之在樓下後院的浴房洗澡,另一名胖一點的官差鄭南江下樓在後院方便回去,看到他們押解的囚犯聞人政被人一刀斃命死狀悽慘地趴在桌子上,鄭南江驚叫過後不知何故暈倒在地,而後住在對面地字號乙號房的客官哥舒無災開門查看,他走進房中時,鄭南江已然倒地,而聞人政已經斷氣,而後住在隔壁地字號丁字房的遊商張闖出來查看情況時便看到哥舒無災站在房中,手中拿著一把帶血的刀,嚇得他以為是哥舒無災殺了人,連滾帶爬的跑下樓,驚動了其他人,紛紛到門口查看,大家看到的情況與張闖描述的相差無幾。”

 “再然後便是其他房間與樓下吃飯的客官上樓查看情況,那位在樓下洗澡的官差陳之與從柴房回來的店小二姜塘在後院浴房門外相遇,兩人前後腳上樓,看到房內的情況,大家懷疑哥舒無災是兇手,哥舒無災否認他殺了人,幾人據理力爭後誰也信不過誰,於是便將所有人都聚在樓下,等待天亮後,陳之與姜塘一同到衙門報官,沒人擅自動過現場的陳設,直到我們來,一切都是原樣。”

 整個案情清晰明瞭,基本情況庭淵已經掌握,問道:“屍體可還在樓上,仵作驗屍了嗎?”

 仵作這時出來,將自己的驗屍結果告知庭淵。

 庭淵問:“屍體可還在樓上?”

 仵作點頭:“在。”

 庭淵扶著樓梯欄杆上樓,客棧是木質結構的,樓梯倒是堅固。

 庭淵不得不感嘆一句,古人的智慧和建造技術還是很了不起的。

 費了些工夫才上至二樓,庭淵有些討厭這具殘破病弱的身體,卻也沒辦法為自己換一具孔武有力的身軀。

 只不過是爬了個樓,便頭暈目眩。

 站在樓梯口,便能聞到空氣中瀰漫的血腥味。

 從前做刑警什麼沒見過,他倒是看得開,可這具身體看不開,下意識地就想吐。

 給庭淵整得也是無語了。

 哥舒璡堯看他這個情況,說道:“要不就不去看了。”

 庭淵堅持:“第一現場最為重要,往往第一現場的證據是破案最直接和最關鍵的。”

 哥舒將自己的手帕遞給庭淵,“那你用這個捂著點。”

 行至門口,血腥味更為嚴重。

 通常這些縣令任職期間也遇不上幾起殺人案,這方面的經驗也就一般。

 曹縣令便是頭一遭遇上這樣的情況,他也遭不住,早早地就拿了手帕捂住了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