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無煙又無酒 作品

第372章 370,我的錢呢

 也就是一切都在別人的眼皮子下,真遇到點風浪,有大把的人給他證明。

 不是大家跟何雨柱關係多好,而是因為大雜院的互相牽制性。

 別人觀察著何家,何家也會看到別人家的事情。

 這玩意誰也不清楚何家看到了什麼,萬一把何家爆出去,何家會不會拉著大家一起下水,這個都是不清楚的事情。

 這就像原劇裡婁小娥一樣,要不是許大茂怕擔責任,把婁小娥私藏那些東西給爆了出來。其實婁小娥前期是一點事沒有。

 但說句實話,婁小娥大包小包的拎進了院子。真當別人沒看到呢?許大茂不爆,等到別人爆出來,他就成了婁小娥的同夥。

 所以說,這個年頭的事情,很多都不是看表面就能說清楚的。

 就包括何雨柱生病好後,回到廠裡上班,也是如此說法。

 不少同僚勸他搬去筒子樓,被何雨柱以家裡孩子太皮為由拒絕了。

 說實話,何雨柱是沒想到路寬這麼快就走了。

 不然何雨柱都不會答應接路寬的班,雖然說變成正的,讓何雨柱可以在調運科一家獨大。

 但隨著位置的提升,也讓他有了更多的拘束與無奈。

 遠沒有當初當鹹魚時的開心。

 現在的何雨柱雖然只是比當初提了一級,工資加了十多塊。

 但工作的壓力卻是提高了好幾倍。

 幸好何雨柱也不是沒根沒底的人,他雖然在上面沒什麼關係,但是在軋鋼廠,關係還可以。

 段副廠長不用說,等於是他一手把何雨柱託上來的。

 李副廠長那頭,何雨柱也是第一時間表示了投誠。

 不然,何雨柱也不能穩穩的坐在了調運科科長的位置上。

 四九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能不能遇到一個人全憑運氣。

 像易中海,在菜場那邊尋覓無果之後。就轉了個方向,專門往那些遺老遺少群居的地方尋去。

 應該說,易中海這個尋找的方向是對的。

 當初金青她們為了取信易中海,又決定做完那一筆以後,就直接去港島,所以都是用的真名。

 而金家兄妹賣祖產的事情,在遺老遺少的閒聊裡,可是經常出現的反面教材。

 破落的遺老遺少多了,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賣祖產的人家還真沒有幾個自願的。

 應該說在解放前賣祖產的不少,大多是辮子朝亡後,習慣了吃喝嫖賭抽,沒有生存技能的那幫人。

 但到了解放後,基本上富貴的破落的,已經都是習慣了差不多的生活。

 只要不是太懶,哪怕拉洋車,也沒什麼人笑話。

 憑勞動換飯吃嘛!

 何況金家兄妹還是那樣的年輕,現在就賣祖產,以後咋辦?

 當然,這不是易中海關心的地方。

 易中海想知道的,是金家兄妹現在在哪的問題。

 但遺老遺少的這個圈子,在邊上聽個閒話可以。真要找他們打聽點什麼,沒誰願意吱聲。

 也就像後世某某學校畢業的社會人,自己可以罵母校,但別人要罵,雖遠必噴。

 道理是一樣的,在這上面,遺老遺少有著他們自己的原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