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化年老年話夢 作品

第231章 是一位有抱負的年輕後生!

 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 

 飛梯綠雲中,極目散我憂。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 

 “好詩!” 

 錦城之中,著名酒樓散花樓之上,李歆霓同李白坐在一處靠窗之位置,或許似乎因為景至心中,有感而發,李白當即飲酒地賦詩,引得李歆霓讚歎。 

 李歆霓曾在長安城中讀了許久的詩篇,自然能夠聽出李白這首詩的對仗工整之處,故而不禁出聲讚歎道。 

 聽到李歆霓的讚歎,李白心中喜悅,不過臉上卻並沒有表現出來,“拙作一首,難登大雅之堂!” 

 李歆霓聽到李白的話,不禁搖頭。 

 李歆霓從李白的詩中自然也聽出了李白的志向,“綠雲中”、“九天遊”,皆體現出李白青年人的追求。 

 對於積極向上的後生,李歆霓一向是樂於鼓勵的。 

 “如此好詩,豈能為拙作?” 

 李歆霓搖頭,道:“我觀公子之氣度風采,想必也是精通詩書之才人,此次出蜀去往長安,定然能夠一展心胸抱負,為民造福。” 

 “託姑娘吉言。” 

 聽到美人讚歎,李白心中高興,臉上也露出喜悅之色。 

 不過李歆霓又道:“既然公子有才能,為何未曾參加科舉考試,如此,也是最快捷方便為官之徒?” 

 聽到李歆霓的話,李白並沒有表現出不樂之色,解釋道:“非是我自負,我對我之才能有信心,詩書也可展現才能。去往長安之後,有識之士自然會重用我,若有機遇,或可直達天聽,被陛下所知,如此,獻計於陛下,更善於為官,徒被官氣所侵擾。” 

 “如此……” 

 對於李白的話,李歆霓也只認同一半。正所謂有得必有失,想要得到什麼,必然要付出的。 

 這也是李歆霓在最近十幾年才明白的一個道理。 

 爭取自己曾經,為了天下孩童皆有所養,女宮,繼而又有君子樓,可是最後才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終究還是有課件孩童早夭。 

 此乃無可避免之事。 

 天下為政者,也只能主管大方向,控制大戰略,觀察入微之事,還需要地方幹吏。 

 而為政者,只需要支持地方幹吏,給予幫助即可。 

 一旁的李白看到李歆霓露出思考之色,以為李歆霓被自己的志向感動,於是訴說起了自己的志向。 

 譬如富貴者體恤窮苦者,天下為官之人應感悟民情,事事為民。 

 而在李歆霓看來,李白的志向卻又有些過於理想。 

 “這卻也有些和曾經的我有些相像……” 

 李歆霓不禁心中感嘆道。 

 最後,卻聽到一旁的李白話音一轉,道:“對於此,大唐之永安公主乃是我之敬仰之人,為孩童,建立女宮和君子樓,一心為民,乃是後世之人應所崇拜之人!” 

 李歆霓莞爾一笑,沒想到眼前的李白崇敬之人竟然是自己。 

 想到此處,她心中卻也有些期待,期待李白去往長安之後,又會有怎樣的人生,又會有怎樣的成就。 

 李歆霓突然有一種後繼有人的感覺。 

 對於這樣的後生,李歆霓自然是樂於幫助的,想到此處,他看向一臉慷慨的李白,心中想著該如何給予李白一定的幫助,又不至於影響李白的尊嚴與進取之心。 

 李歆霓問道:“你何時啟程去往長安?” 

 “不急。” 

 李白卻再次坐了下來,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酒,然後微微呷了一口,道:“比去長安之路,也很漫長,或早或晚,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說起來,我與李姑娘你也頗有類似之處。” 

 李歆霓做出洗耳恭聽之狀。 

 李白繼續說道:“寄情于山水,五湖四海,美酒為伴,卻也是一種樂趣。” 

 李歆霓啞然一笑,對於李白的話,並沒有太大的認同,她寄情于山水,是因為經歷的多了,便想換一換生活方式。 

 而眼前的李白呢? 

 或許是非常單純的喜歡山水風光吧。 

 李歆霓又想到了李白的志向,或許真像李白所說,他的才能在於為帝王出謀劃策,從之前的交談來,李白出生於寒門,對於平民百姓瞭解的更多,或許能夠提供不同的建議。 

 既然如此,李歆霓也不介意幫李白一把。 

 於是她看向一旁的李白,緩緩的說道:“雖然我祖籍也同樣在隴西,但是大多數的時間都居住於長安,若是伱想要前往長安,或許我可以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