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巔峰:從城建辦主任開始 作品

第118章 園區火爆

  這個投資回報率其實不算低。別忘了,這房子的產權是政府的。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漲價。更關鍵的是。這些企業的入駐會形成一個虹吸效應。

  強者恆強,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以廣東沿海地區的鄉鎮為例。一個鄉鎮一個特色產業,比如服裝皮具,圍繞這個產業,上下游的產業鏈都自動聚攏。這也是為什麼沿海一個鄉鎮可以比擬內地一個縣的gdp。

  福康電子的引進帶來了其他的這些小作坊,形成規模。這些企業也會帶來更多的上下游產業鏈,這是良性的循環!

  49個企業代表,49家企業。

  很快就發現已經沒有廠房了。

  劉項東開口道:“諸位,都不要著急。先來進行登記,簽署意向協議。剛才林老闆的意見也很好。裝修你們可以自己進行安排。怎麼打造你們更熟悉,這樣也能節約我們的資金,為此,我們也可以按照相應的費用進行減免!”

  劉項東說完,對著何旭陽道:“旭陽,德勇,你們馬上抽調一些人過來,給諸位老闆進行登記!”

  最後,18層廠房。卻被10家公司給承包了。

  比如福建的林老闆,一人就拿下了三層,還有一家廣東的電子企業直接拿下了一棟廠房!

  沒有搶到廠房的人,此刻也在旁邊商量起來。

  有人找到了陽長青:“陽總,你的廠區規模不小,你這邊有廠房出租吧。”

  陽長青笑著指了指劉項東:“你們啊,真的是放著真佛不找,來拜我這個假菩薩。廠房沒有了,你們不會學我啊。比如老陳老周還有小磊你們幾個,以前都是一個廠出來的吧。你們完全可以直接跟我一樣,湊錢買地,自己投資建設啊。一個人搞不起來。那就五個人,實在不行十個人唄!”

  “可這個廠區怎麼分配啊。”

  陽長青也是希望他們都能夠留下來。這邊的規模越大,吸引力就越大,有了體量,外面的客戶會主動來這邊。加上上下游可以銜接。大家都能增加利潤。

  陽長青笑著道:“好辦啊。比如你們買十畝地。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投資,10家那就考慮設計十層廠房唄,多出來的可以租出去。你們按照建設成本,成立一家產業園區管理公司。然後每家都參考創業孵化園的租金支付租金。租金到了管理公司這邊。扣除運營和人工成本。剩下的利潤你們自己分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