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煮 作品

第四一六章 建言獻策式提醒(求推收)

再舉個例子,我前不久在香城收購的巴士公司,公司運行的巴士車,拿到國內來使用的話,相信都是性能非常不錯的巴士,但我已經打算將其進行替換。

新購置的巴士車,能耗更小而且排放的尾氣也會少。這樣的巴士車,乘客坐在車上也不會聞到難聞的汽油味。汽車駕駛時,也不用擔心尾巴把人薰吐。

眼下國內都說南滬上、北帝都,而滬上更是世界知名的國際大都會。若是未來新區各式煙囪,每天都煙霧環繞,初抵滬上的外賓,他們心裡會做何感想呢?”

既然領導主動提及,希望牧山河能給新區招商引資出謀劃策,那麼牧山河也不介意,給這些領導講述一些需要避開的雷。畢竟,滬上工業區在集團未來戰略中至關重要。

聽完牧山河的講述,很快有領導詢問道:“如果對投資商進行限定,會不會有些不妥?”

“對真正有心過來投資的人而言,他們心裡都有一杆秤。如果無利可圖,就是派八抬大轎請,他們都會一毛不撥。而真正願意投資的,他們更在意投資環境跟制度。

既然新區是上面劃定的新特區,那麼上面給予的政策支持不言而喻。在招商引資這一塊,伱們可以熱情推薦,但也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不能任由投資商獅子大開口。

別的我或許不敢承諾,但我敢保證,等我集團的製造工廠運營,與其配套的一些生產商,他們肯定會選擇到這裡投資。而這,就是配套投資項目的魅力所在。

之前蘇洪幾家,之所以願意跟著我一起投資新區,你們不會真以為,我有這麼大的面子吧?實際上,他們就是知道,我的項目落地,周圍地塊勢必有利可圖。

即便他們到時,蓋一些廠房用於出租,相信也能大賺一筆。這也是為何,我對新區有信心,希望多拿一些商業用地的真正原因。”

兩世為人,牧山河非常清楚,改開初期很多地方為拉投資,確實顯得有些太過縱容那些投資商。可在牧山河看來,滬上完全用不著這樣。

因為滬東新區的未來,絕對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如果未來山神集團,把芯片研發中心放在滬上,以其相關的配套產業,會讓新區變成一座科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