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煮 作品

第二三七章 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就意味著,從採摘到運輸再到出售,都需要有相應的流程。而今年的話,我也打算先把這個流程搞清楚,讓其形成制度化。從種植到採集,再到儲存跟運輸。

甚至後期的話,我們也會根據各地農貿市場的情況,按照城市居民的需求,種植他們需要跟喜愛購買的菜蔬。這樣的話,才能確保種出來的蔬菜不會出現滯銷。”

“現階段的話,冬天出售這樣的蔬菜,應該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吧?”

“現在確實不用擔心!可今年我們種植五百畝,如果明年增加到一千畝甚至更多呢?最關鍵的是,當其它的市縣鄉鎮,看到我們種植蔬菜賺錢,他們會不會跟著上呢?

溫室大棚種植說簡單也不復雜,如果一窩蜂都跟著上,這種情況必然會發生。至少在我看來,絕大多數的農戶,對賺錢的項目,都會一定程度上的盲從。”

聽著牧山河說出的話,領導也很認同的道:“是啊!這種盲從,其實也是百姓對致富的渴望。不過,你這種規劃或者計劃非常難得,希望伱能繼續保持。”

“謝謝領導!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我知道這裡有什麼優勢,也知道這裡有什麼劣勢。唯有化劣勢為優勢,或許生活在這裡的鄉親們,才能儘快致富奔小康。”

隨著視察的領導們,聽著牧山河不時冒出的一些話,也覺得非常有道理。結束對溫室大棚的視察,領導也饒有興趣,參觀了農場的養殖場跟已經翻耕過的農田。

藉著機會,領導也詢問道:“聽說你們農場的大米,目前都出口到國外了?”

“是的!因為我們農場種植的水稻,種植方式跟其它農戶有所不同。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實施真正的精耕細作,所以我們種植出來的水稻品質很高。

只是這樣種植出來的水稻,產量沒有普通農戶種植的水稻高。短時間內,這種模式恐怕沒辦法推廣。最重要的是,很難做到統一化管理。”

“用溫室大棚的合作協議也不行嗎?”

“很難!從土地施肥,再到病蟲害管理,我們已經積累了一整套的種植經驗。如果跟農戶合作,我們很難天天盯在地頭上,一旦農戶偷偷施肥增加產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