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煮 作品

第二二九章 致富不忘鄉鄰(五更求訂)

“這就是你說的以點帶面?”

“是的!不管怎麼說,我都是在仙橋鎮長大的。雖然如今仙橋靠著林區還有種參,老百姓收入還過的去。但未來園參種植,恐怕會大大受挫。

失去種參這樣的收入,那麼很多農戶也要想其它辦法,增加自己的家庭收入。如果未來整個仙橋鎮,五成以上的農戶,都加入到溫室大棚種植,那產量就極其可觀。

不說滿足全省城市居民的綠蔬需求,至少能夠讓更多的城市居民,冬季吃到爽口青翠的蔬菜。等銷售渠道建立好,後續再擴大種植規模,會更穩妥一些。”

清楚這些領導看到有益百姓之事,往往都需要大幹快乾。可在牧山河看來,關於溫室大棚種植,其實也不能操之過急。材料緊缺是一點,還有就是建大棚的費用。

對很多普通農戶而言,讓他們下這麼多本錢蓋大棚,肯定心存顧慮跟擔心。而後期推廣時,牧山河也會以農場名義,幫農戶們承建大棚,待賣菜後再扣除成本。

有農場替農戶先墊資,相信也會減輕一些貧困農戶的顧慮。事實上,只要精心照顧的話,頭幾年搞溫室大棚種植,一個冬季就能賺回蓋大棚花費的成本。

等到第二年,農戶再種植時,那賺到的錢,不都是家裡的純收入了嗎?

只是在墊資這一塊,牧山河也會委託鎮裡,對有意向的農戶進行走訪調查。那種好吃懶做的主,他肯定不會讓其成為合作農戶,要找也只能找真正勤勞肯幹的!

尤其那些舉債種植園參,不久就將迎來崩潰消息的家庭,他覺得自己肯定不能坐視不理。鎮子之外的園參種植戶,牧山河肯定也管不了,因為這種家庭肯定不少。

但在小鎮範圍內,牧山河也會想辦法,儘量降低這些參農的損失。親不親,故鄉人。既然決定在小鎮常駐,那牧山河也希望跟外公一樣,成為鎮里人人稱讚的存在。

至於說要花費不少錢,就他存在國內銀行的那些錢,恐怕每年的利息都很恐怖。相比把錢存在銀行,何不拿出來做點善事造富鄉里呢?

回新民屯送年禮時,牧山河也將此事跟木興富說了一下。聽完後,木興富也很直接道:“能幫我蓋兩個大棚嗎?我不佔屯裡的名額,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