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藏鋒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六章 土質改造!

  只見他從先是從異次元空間裡釋放出大量的碎石,按照預先的構想鋪設出寬度約為三米的八條路徑基底。

  隨後再在碎石路徑上用一袋又一袋的水泥泥漿澆灌,把碎石路徑基底凝固,使其不至於向兩邊的稀泥土層中鬆散。

  耗時兩天兩夜,等水泥凝固後,李長安又用大量的沙土將水泥路基中所有的縫隙填平,並且繼續覆蓋厚度約五公分掩蓋水泥的痕跡,使每條路的整體基調與山體內部的大環境保持一致。

  由於之前搭建碎石基底時李長安就想到了這一點,因而他特意把基底兩邊搭的高出幾公分,因而並不用擔心沙土層會不穩定。

  鋪設好沙土層後便是鋪設石板。

  這一步李長安做的非常快,僅僅花了半天便全部完成。

  至此,縱橫八條可抵達山體內部空間各個角落的石板路便算大功告成了。

  接下來是地面上的照明問題。

  這方面李長安也是早有考量,他當初截胡的幾億噸物資中有不少古色古香的燈柱,全是某些劇組拍戲要用的場景道具,現在正好用的上。

  李長安以每隔十米的間距在所有的路徑兩旁分別架設一個木質燈柱。

  至於頂部燈罩中原本應該放蠟燭的地方被他以清一色的暖黃色發光礦石取代了。

  不是蠟燭用不起,而是發光礦石更有性價比,純天然無汙染還不用更換。

  這麼好的照明物當然得利用起來。

  除此之外,那些顆粒較小的發光礦石碎屑他也做到了物盡其用,將它們全部倒入石板與石板之間還有石板兩旁的縫隙中。

  還真別說,撒上了那些礦石碎屑後,李長安行走其間的感覺頓時就不一樣了。

  舉目滿天星辰為他閃耀,低頭星河成路,不似人間該有之境。

  可惜周圍啥也沒有,太過於空蕩,讓人很容易出戏。

  休息了一晚上後,李長安又投入了下一步———區域改造之中。

  他將其餘的十五個區域中的一個用水泥之類的建材改造成了巨大的蓄水池,同時利用沈萱那顆聰明的科學家大腦構建了一套智能的灌溉系統,從水池將管線預埋接入各個區域之中,用以保障除了中間的三進小院兒和實驗室以外的所有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