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放養

 為了保證草魚的存活率,江清特意去取了靈泉水,分別倒進桶裡。這樣,哪怕運輸途中不小心傷及到魚身,只要不是傷得太殘,那這魚就不會輕易死去。 

 在還沒得到覃庭鈺的明確消息之前,江清和杜子遠已經分工合作,為養殖脆肉鯇做準備了。杜子遠去了水庫,找那上田戶瞭解水庫的魚類分佈和特性。得知裡邊只有一些尋常的淡水魚,並沒有出現橫行霸道的食物鏈頂端存在,江清便安了心。 

 江清則去了飼料廠,擴招了一批臨時工,專門負責製造魚飼料。想要養好魚,就要捨得下本錢。青飼料就找小孩子去割,甚至收購。而富含各類營養的魚飼料,必須要進行精加工。在這方面,有製造雞飼料實操經驗的飼料廠員工,做起來簡直得心應手。 

 第二日,杜老爹發揮了他的強大組織能力,在村裡呼朋喚友一番,沒多久,便找到了不少做慣力氣活的壯力。這些壯力拿出自家的水桶,從那些大浴桶裡捉出幾尾大草魚,然後便朝著深山老林出發。 

 一處密林小徑上,一隊挑魚隊伍的村民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議論起來。 

 “這杜老爹一家人都不簡單吶!” 

 “就是!有個族長爹已是祖墳冒青煙,兒子和夫郎更是厲害,居然連這水庫都能搞來養魚!” 

 “哎,你們知道他家搭的是哪位貴人的線嗎?” 

 “這個沒聽說,你們有誰知道?” 

 “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 

 村民們議論紛紛,又是感慨又是激動。之所以激動,是因為他們都收到了通知,等杜老爹家養的蜈蚣雞和蚯蚓雞賣掉後,會拿出一部分錢來,按戶均分給布陽村和布雨村的村民,說是補償費,因為那水庫,原本就是建在兩條村子的土地上。 

 村民們第一次聽說還有補償費這一回事。眾所周知,那水庫是天家的,哪怕是修建在兩條村子的土地範圍內,那也跟村民們毫無關係。杜子遠和他的夫郎能在水庫裡養魚,那是他們有本事,村民們也只有羨慕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