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氣子 作品

第42章 奉命進山(一)

  但隨後他冷靜下來,又覺得此事不宜輕動,應該調查清楚再說,於是他便讓吏部尚書、大學士胡文庸親辦此事,胡文庸一番思量之後,一個人從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三月小陽春,天上的太陽照得人一身暖洋洋的,在播州遵義城外的一條山道上一匹黃馬緩緩而行,這是一匹播州常見的矮腳馬,當地人稱為“攆山馬”,這種馬體形小,但耐力好,善於登山爬坡,是一種山地間特有的代步腳力。

  馬上坐著一個人,著一身白絲錦袍,腰間繫著一條碧玉帶,足蹬烏黑短靴,碧玉帶上掛著一把曲柄腰刀,許是坐得久了,有些疲憊,那人在馬鞍上半俯著斜斜的身子,將頭上的沙帽兒半扣在頂上,走起來一栽一栽的,任那馬兒駝著他向前走去。

  此人姓沈名放,金陵人氏,現任錦衣衛都統領,四品帶刀待衛之職,性格果敢剛毅,辦事細緻決斷,為人古道熱腸,秉持正義且又有些多愁善感,琴棋書畫,無所不會,尤其一身武功驚人,曾師從號稱“金陵八俠”的八個異士高人習練武功,深得其真傳,其武功為人,素為皇帝所重,所以這次特別將潛入海龍囤的任務交給了他。

  這海龍囤建在龍巖山頂,由下到上,又由前到後分別設有銅柱關、鐵柱關、飛虎關、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六座關囗,稱為“囤前六關”,又往山後建有萬安關、二道關、頭道關三座關囗,叫“囤後三關”。

  這前後關囗將海龍囤圍得象鐵桶一樣,就是飛鳥都難以飛過。

  小黃馬駝著沈放一顛一顛地走著,前方不遠處是一道山彎,這山彎背靠山岩,外臨深谷,中有一片平地,平地頗寬,上面長著幾棵黃桶樹,瞧這樹徑,恐怕已不下百年,寬大的樹冠支開猶如一頂頂傘蓋,庇護著來來往住的行人,為大家撐起了一片清涼。

  在樹下有人開得有酒店一家,以供路人休息打尖,順便也找一點碎銀散錢。

  小黃馬顛著碎步來到了酒家門外,沈放一提韁繩,翻身下馬,抬頭看了看,門口一幡高掛,上書“醉一場”,沈放微微一笑,自言道:“這名字到也取得有趣,人生不就是大醉一場麼,嘿嘿”,一邊說著,一邊把馬拴在樹上,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便往店裡走去。

  小二見來了客人,連忙上前熱情招呼,沈放坐下來要了一壺酒,二斤熟牛肉,就著青菜米飯自顧自地吃了起來。

  過了一會,一群人趕著馬兒在店門口停下,這是一群馬幫,約有一二十人,趕著二十來匹駝馬,馬背上都駝著滿滿的包裹,鼓鼓囊囊的裝滿了貨物。

  這些人都是一些精壯的漢子,個個體格強健,手腳利索,一看便是有功夫在身,領頭的一人身形矮壯,黃面虯鬚,一雙暴眼如環,額頭上兩邊凸起如角,形貌頗為特異,此人名叫杜老七,外號人稱“角頭蛟”,有一身南派短打的功夫,現為海龍囤揚應龍手下的一個小頭目。

  一群人進到店裡,大刺刺地坐下,要了一桌酒肉,便一頓大吃大喝起來。

  吃到一半,突然外面傳來一片喊殺之聲,眾人聽了正在惑疑,“砰砰”二響,留在外面看馬的二個人被打得飛跌進來,一路跌跌撞撞,將一桌灑菜打翻在地,濺得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