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不捨





兩個孩子都快忘了這事了,讓他一提醒,又想了起來。




半夏立即抱住了姥姥,“這是我的姥姥!誰也不許搶,舅舅也不行!”




“一起回去一趟吧。”陳寄北說,“正好承冬和半夏放寒假。”




東北天冷,和南方正好相反,暑假短寒假長,每年冬天都能放兩個月。




半夏一聽眼睛就亮了,望向媽媽。




夏芍本就打算去看弟弟結婚,但聞言還是故作沉吟,“那你倆得好好寫作業。”




“嗯嗯。”半夏用力點頭,還舉起胖手指,“我保證。”




結果第二天孫清就來跟夏芍吐槽,“大強回家跟我鬧,問我他有沒有舅舅結婚,也要去參加婚禮。我幾個哥早結婚了,上哪給他找去?他竟然問我能不能換你做媽媽。”




夏芍一聽就知道半夏這個小話癆肯定沒憋住,跑去跟小夥伴說了。




大強也是有意思,每年都要鬧幾次換媽媽。




發現她做飯比孫清好吃要換,發現她家裡玩的東西多要換。有一次調皮被打了,抱著小被子就哭著跑了過來,一聽說爸爸買了玻璃彈珠,又顛顛兒L跑了回去。




“我怎麼聽說夏嬸兒L要走了?”吐槽完,孫清低聲問她。




夏芍無奈點頭,“萬輝是說要接她過去養老。”




孫清不免惋惜,“我還想跟你說夏嬸兒L針線活好,讓她白天閒著沒事多跟我做點呢。她這一走,以後你們都上班,孩子也去上學了,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難得自己掙了點錢,夏母又何嘗不惋惜,走前還特地把那錢塞給了夏芍,“媽只有這些。”




夏芍哪能要,又給她塞了回去,走時東西也沒拿太多,“路遠,還帶著孩子,東西拎多了不方便。媽你要真決定在那待,等從關裡回來,我給你郵過去。”




“行吧。”夏母沒堅持,走的時候只帶了點生活用品和換洗衣物。




火車轉船,船又轉汽車,到了夏萬輝部隊所在地,兩個崽興奮勁早過了。




半夏還勉強打起精神,“舅媽呢?我要看小舅媽。”‘




承冬卻徹底蔫了,因為他暈舅舅……啊不,是暈船。




夏萬輝出來接的人,把他們安置在了部隊招待所,當天半夏就見到了心心念唸的小舅媽。




宋雅人比照片上看著還要漂亮,笑起來也溫柔,就是個子不算高,站在夏萬輝身邊顯得很是嬌小。




大概是提前跟夏萬輝打聽過,她落落大方地跟每個人打招呼,還能準確叫出兩個孩子的名字。只是小半夏太不認生,上來就喊小舅媽,把她喊了個大紅臉。




“這是給你們的,祝你們新婚快樂。”夏芍遞過去一個盒子。




宋雅紅著臉道謝接過,發現裡面竟然是兩塊表,又趕忙推了回來,“這個太貴重了。”




夏萬輝看到,卻想起了什麼,“上海牌的?”




夏芍笑,“羅馬牌的瑞士表四百多一塊,你想要,你姐也買不起。”




她永遠記得十年前那個春天,萬輝毫不留戀地把表留給了她。如今萬輝要結婚了,她送他們一對錶,也算圓了這份情,“結婚了就要擔起責任了,好好過日子。”




夏萬輝沒再說什麼,對宋雅道:“收下吧,這是咱姐的心意。”




宋雅再次道謝,小心將那個盒子收了起來。




晚上回到家,宋母問宋雅夏萬輝的家人怎麼樣,好不好相處。




“都挺好相處的。”宋雅說,“萬輝他媽性子很好,給我帶了吃的,說話也和氣,從來都不高聲。”




“好相處就好,他非要跟他媽一起生活,我還怕是個不好相與的。”




“他姐夫性子有點冷,不愛理人,姐姐倒是很溫柔,還送了我倆一對錶。”




“送了你倆一對錶?”宋母詫異,“不是說他家是農村的嗎?這條件也不差啊。”




“咱們看上的本來也是他人品好,有前途,又不是他家的條件。對了,媽你們書店是不是有日語詞典?我看萬輝他姐夫隨身帶著筆記,家裡好像有人在學日語。”




第二天夏母和夏芍正式去宋家拜訪,給了彩禮,也感謝宋家對小兩口的付出。




他們離得遠,兩人的新房都是宋家幫著收拾的。




拜訪完回來,夏母幾次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問夏萬輝:“你哥那邊,你請了嗎?”




夏芍和夏母去東北,夏萬輝來當兵,歸根究底都是因為夏萬光。




雖然他們都因此過得比以前更好了,可提起這個名字,夏萬輝依舊有瞬間的沉默。




夏芍也沒說話。




她對那個大哥實在沒什麼好感,太自私了,自私得可以說是冷血。夏母跟著她去東北後,一開始還來信問夏母什麼時候回去,幾次都沒問出結果,乾脆連信都不寫了。




夏母也知道,但作為母親,她還是記掛兒L子,記掛孫子。




她嘆了口氣,“我想回去一趟,看看你大哥大嫂,也看看大鵬,看看你爸。快十年了,也不知道你爸墳前有沒有人收拾,還有大鵬,我走的時候他才六歲。”




“我去給我爸上過墳。”夏萬輝說,“每年都去。”




這夏母倒沒有想到,一怔。




“不過媽你要回去,就回去看看吧,正好我姐我姐夫把孩子也帶回來了。”




結婚、生子,按習俗都該給家裡過世的老人上喜墳。




反正離得不遠,夏萬輝乾脆抽了點時間,陪著夏母回了趟老家。




在縣裡下了公共汽車,陳寄北又故技重施在路上攔了輛牛車,錢卻是夏萬輝搶著給的。夏萬輝和陳寄北沒上車,只讓女人和孩子上去坐了,自己跟在車邊走。




第一次看到那麼大片的農田,半夏興奮得不得了,一路都在嘰嘰喳喳地問姥姥。




“這都是你兒L子?”趕車的老漢問夏母。




夏母說不是,“穿軍裝那個是我兒L子,另一個是我女婿。”




“你好福氣啊,兒L子閨女都有出息,外孫外孫女也懂事。”老漢語氣豔羨。




人老了,自己也就那樣了,最喜歡聽的就是別人誇兒L孫。




夏母心裡比吃了蜜還甜,“有沒有出息的,關鍵是孝順,我這兒L子閨女都孝順,女婿也好。”




沒想到還沒到地方,幾人先在路上看了場熱鬧,看的還是個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