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7開始 作品

第1254章 炒礦

  就算出了事故,蘇越也能擺平。

  最多最後的名聲差了些,可實際情況是,在黃金十年發了財的人,除了那幾位非得作死的,又有幾人受到了懲罰。

  更多的是都來個華麗的轉身,在其它行業大展身手去了。

  很多情況,經過幾次資本運用,最後真正賺錢的人,大家根本不知道是誰。

  易飛和媽媽談了幾次後,他才認識才資本操作的重要性。

  苗惠昕是這方面的行定裡手。

  易飛只是知道點,有點似是而非。

  這段時間,經過媽媽的提示,他仔細回憶以前看過的一些文章。

  逐漸就改變了想法。

  當初看到那些文章時,幾乎認為是天方夜譚的事,其實都是可以操作的。

  實業肯定還是要搞的。

  但像這種利用政策或當時經濟環境的變化來賺錢,倒不如資本運作。

  “小哥,其實現在煤炭業還行,不賺錢的是焦化廠,煤炭本身還是賺錢的,只是利潤薄,不想去做。”

  易飛說道:“我們可以這樣操作,下世紀之前,煤炭行業徹底跌到深谷,我們可以提前低價收購或承包一些優質煤礦的開採權,2001年以後,煤炭行業將進入黃金十年,這時候我們不去挖煤,而轉手高價賣掉手裡的礦井,我們也可以提高咱們礦業公司的勘察水平,自己去勘察煤礦,也就是取得探礦權和開礦權,合適的時候轉手,就可以有幾十倍甚至更高的的利潤,當然,這得有一定的技術、人脈和資金。”

  挖煤賺錢不?

  肯定是賺啊,在煤炭黃金十年裡。

  多少人成了億萬富翁。

  然而真正賺錢的並不是那些聲名顯赫的煤老闆。

  有一些商人,承包了很多礦,他們不採煤,每年就交點承包費,就等機會合適時出手。

  還有些人跑馬圈地,把礦養好後出售權益。

  這些都是易飛後來看到的一些文章寫的。

  將來,無論他要走哪條路。

  都比較容易走通。

  2000年左右,很多優質煤礦都能以很低的價格拿到。

  過幾年轉手賣出去也非常容易。

  勘察煤礦,不說自己記得的幾大煤礦,只要有充足的資金,就是從前兩次地質普查的資料中也能找到不錯的煤礦。

  這在當時的政策是允許的。

  後來的人,都知道炒房,其實礦在炒房之前就有人炒過。

  趙秋城說道:“我一切都聽的,你劃出框框,我去運作就是,人脈、資金咱們肯定是沒問題,技術也有辦法解決。”

  他都有點聽懵了。

  本來說的是樂城的藍寶石礦,突然又說到煤礦,卻又不讓自己去挖煤。

  說到底還是倒騰。

  但明顯和自己前些年的倒騰不一樣。

  反正都是十年後的事情,倒是有的是時間尋找、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