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凌煙 作品

第132章 回長安向李隆基提要求?


                 “陛下何不先考察考察新錢呢?”楊慎矜說道。

  李隆基說道:“難道卿認為民間還會接受新錢不成?”

  “臣覺得至少不會引起太大問題。”

  “但他一聲不吭,就鑄造新錢,是不是過於放肆了些?”

  “臣無法回答陛下這個問題,臣覺得目前最重要的是解決事情引發的後果,如果新錢並未引發嚴重後果,陛下可以再考慮建寧郡王是否違反了朝廷綱紀。”

  一邊的高力士說道:“楊御史說的有道理,先解決問題,可以一邊宣建寧郡王回長安,一邊等待新錢的表現。”

  “既然如此,就宣建寧回來,朕要當面問他!”

  九月二十五日,洛陽城外的樹林已經盡數凋零。

  李倓剛回洛陽,元載就找上了門。

  元載在大門口看見一個少年,這少年正在掃地。

  “你是何人?”元載好奇地問道。

  “我叫武意,叫我武二郎就是了。”

  “以前沒見過你,聽你口音,是南方人?”

  “我是宣州人,剛跟郎君回洛陽。”武二郎的眼神有些膽怯,他小心翼翼地說著。

  “哦,難怪沒見過你。”

  元載更加好奇,這武二郎也無甚奇特之處,面帶風霜,雙手粗糙,一看就是尋常家的孩子,建寧郡王為什麼帶他回來呢?

  看來大王待人不分貴賤啊!

  想到這裡,元載心中不知不覺對李倓更加有歸屬感,因為他元載就出身寒微。

  “好好掃地。”說完,元載就進去了。

  “參見大王。”元載做了叉手禮。

  “元判官,你來了,快坐,胡椒粉是不是吃完了?”

  “大王,現在不是說胡椒粉的事,這些都是長安發來的信。”元載眉宇間有著濃濃的憂慮,“長安對大王的異議非常大,大王殺劉智遠,私鑄新錢,都已經送到了御史臺。”

  李倓卻不急不緩地看起長安送來的這些信。

  相當一部分信是李逸託人送來的,長安的局勢,李逸寫得一清二楚。

  甚至連王忠嗣一事,李逸都寫了。

  因為王忠嗣關乎到太子,李逸認為建寧郡王是太子之子,於是第一時間將此事發到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