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凌煙 作品

第112章 安祿山來了


                 李倓心中也鬆了口氣。

  想要拔高科技?

  拔高是不可能的。

  科技的進步,無法揠苗助長。

  任何一次科技突破,都需要大量的積累。

  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出現量變引發質變。

  例如想要在大唐改良貨幣,什麼方式是最牛逼的呢?

  當然是紙幣!

  紙幣制作成本小,而且方便攜帶,還有明確的數值。

  再也不用一車又一車拉著沉重的銅錢去交易了。

  可是最牛逼的方案,就是最正確的方案嗎?

  方案的本質是結合時代的實用性,而不是紙上談兵似的天花亂墜。

  且不說大唐推行紙幣沒有充足的法定儲備金,就說造紙產業化,目前都還只是剛起步。

  更何況紙幣的製造,也需要工藝的提升。

  現在最合理的方案就是往前走一小步,走到宋錢的那一步,提升貨幣的製造效率,降低貨幣的成本。

  使大唐進入初步的量化寬鬆狀態。

  貨幣政策的改變,可以引起諸多連鎖反應。

  例如提升稅收的貨幣化量,降低糧食、布帛運輸的耗羨。

  再例如促進商業的發展,輕量推動部分城市化,適度解放人身奴役關係。

  商業發達之後,在可控範圍內,是可以提升社會創新力的。

  並且創造更多的生存機會,使得更多以前被壓制的群體,真正參與到社會建設的進程中。

  這並不是謀略,而是造勢,當在一段時間內,改變了結構,變得大勢所趨,利益既得者的反抗,就變得脆弱了一些。

  李倓拿起那些貨幣仔細觀察起來,貨幣上的文字輪廓更清晰,手感更好。

  “劉益,將這些貨幣取到鑄錢監,讓鑄錢監所有官員看,然後給出是否使用新錢的意見。”

  “是。”

  李倓又說道:“這些人有功,一人賞賜五十貫!”

  張二郎等人愣了愣,沒想到做這件事居然還有賞賜,而且這位郡王出手竟如此闊綽。

  一人五十貫!

  “是!”劉益連忙道。

  等李倓出了錢爐所在的地方,對劉益說道:“鑄錢監誰如果說新錢不合適,把名字記下來,第二天就讓他們到錢爐來做吏員。”